袁桷 袁桷事迹编年


资料来源:http://www.blogms.com/blog/CommList.aspx?PageIndex=0&TempleCode=1000000080&BlogLogCode=1000604427
元代南士是一个很潦倒的阶层,他们没有宋代士大夫那样养尊处优,怡然自得;也没有胆量像明朝官员那样不畏艰险,直谏皇帝.他们在元朝的四等人制度中位居最后,在社会阶层划分中,又以"九儒十丐"为世人轻视,在元代前三朝,竟然连科举都没有举行,南士们苦学之后却没无出仕之门.逆境中生存,决定了元朝南士具有更加坚韧的品格.
综观中国古代士人研究史,元代南士的研究比前后两朝宋,明少得多.笔者分析原因有二:一是元代时间较短,加之政府对士人不甚重视,士人群体必然较宋,明少一些;二是研究者在主观上轻视元代南士,把精力大多投入宋明学术史,政治文化史的研究.元代南士(北方士人数量相对较少)所起的重大作用正是在于继承宋代纷繁复杂的学术源流,经过整合,发展传于明朝,造就明清学术的空前发展.
袁桷(1266-1327)字伯长,号清容居士,晚年又号见一居士.庆元鄞县(今浙江宁波)人.曾求学于王应麟,戴表元,胡三省等大儒.入仕后,任丽泽书院山长,翰林国史院检阅官,应奉翰林文字兼国史院编修官,翰林修撰,翰林待制,集贤直学士,翰林直学士,翰林侍讲学士等官职,泰定元年辞官归里.谥文清.其在词林,朝廷制册,勋臣碑铭,多出其手.对历代礼乐沿革,官吏迁次,百家诸子目录,士大夫族系,悉能推本溯源.著作有《清容居士集》,《延佑四明志》,《易说》,《春秋说》等著作.
笔者选择袁桷作为研究对象基于以下两个原因.首先, 袁桷是王应麟的门人,又师事戴表元,胡三省,与舒岳祥,史蒙卿都有联系;袁桷的祖辈有很多人名列《宋元学案》,袁爕与袁甫都是陆九渊的传人,袁桷本人较早提出会同朱陆之说,这样通过研究袁桷的学术传承可以对南宋后期到元代前期四明一地的学术动向有整体把握.其次,袁桷是一名饱学之士,戴表元称:"伯长持身有士行,居家有子道,天资高,文章妙,博闻广记,尤精于史学,近复贯穿经术,他如琴书,医药诸艺深得其理.",他三十岁左右被推荐到元朝做官,致仕前任翰林侍讲学士,位居二品,在南士中地位较高,影响较大.他撰写的《清容居士集》及《延佑四明志》都保存至今,但对他本人的系统研究仍是空白,是元代士人研究的一个缺环.故而,笔者从 袁桷的学术传承,政治生涯及社会网络三方面进行考证,研究,进一步把握元代南士的生活境遇及政治地位.
一, 袁桷的学术传承
袁桷身处四明,此地自南宋以来学术繁荣.南宋后期,陆学传入浙东,经"甬上四先生"弘扬后,盛极一时,以至方回说:"朱文公之学行于天下,而不行之四明,陆象山之学行于四明,而不行于天下."南宋末年,以黄震,王应麟,史蒙卿为代表的朱学又取代陆学在四明占优势. 袁桷是王应麟的门人,史蒙卿又是袁桷的母舅辈,他们对青年时代的袁桷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袁氏家族是四明望族,诗书礼仪传承悠远,累代为官,无论在政治上,或在学术上地位都举足轻重.袁家长期与四明相族史家联姻,使两家盘根错节,交织于一体,实力更令他族望尘莫及.
袁桷能在元朝前期对南人非常不利的氛围中,脱颖而出,出仕元廷,和他代表的地域,家族,学术都有很大的关系.以下,笔者将对 袁桷的学术传承做初步考证.
1,家学传承
笔者通过阅读 袁桷的《清容居士集》,结合苏天爵为 袁桷作的墓志铭,及参考《上虞小越袁氏宗谱》,首先将袁桷的家族谱系大体整理出来.
(一)袁元:字昌年,汝南(今属河南)人,尝徙居青州(今属山东),宋咸平年间进士,任新昌(今属浙江)县令,遂举族迁浙,从此世代蕃衍,被后人尊称为县令公,开创了一门越支袁氏.
|
(二)袁田
|
(三)袁宠
|
_ _ _ _
| | | | |
袁满 (四)袁瑴 袁毂 袁方 袁阑
袁瑴占籍开封试进士,历官至祥符县丞.袁瑴,袁毂俱迁徙四明.
|
(五)袁谓:赠少保.
|
(六)袁皋:赠太保.靖康难作,随青州兵复归里,积善好施,年八十余去世.
|
(七)袁升:眀州助教,赠太师,卫国公.树德卑让,乡里尊信.
|
(八)袁韶:字彦淳,幼学于袁爕,登淳熙丁未第.韶为吴江丞,得罪苏师旦,家居避祸.嘉定改元,为临安尹,后为同知枢密院事.以资政殿大学士,银青光禄大夫,奉化郡开国公致仕,赠太师,越国公.
|
(九)袁似道:字子源,一字静奇.以父荫补承务郎,监无为县襄安镇.淳佑七年通判嘉兴府,累官知襄州.以与贾似道同名退隐,宝佑五年卒,年六十七.
|
(十)袁洪:袁桷父.字济源,年十七以祖父袁韶遗泽补官,咸淳九年出任建康府通判.元军至建康,辞职归家.元廷授官,皆不受.家饶实,藏书甚富,常延致各地硕儒故官教授子弟,王应麟,胡三省,戴表元及诗僧圆至等都曾馆于其家.
在介绍 袁桷的直系亲属外,对于和袁瑴一同迁入四明的袁毂及其后辈也大略交代一下.
袁毂:袁瑴之弟.字容直,又字公济,北宋仁宗嘉佑间进士,少年时即博览群书,以善词赋而名闻天下.曾列举盐法利弊,奏请减轻盐税,后任杭州通判,处州知府.尝试开封为举首,苏轼为之亚,及贰郡,轼为守,相得益欢,唱酬篇什甚富,著有《韶类》百卷.在《宋元学案》中名列《士刘诸儒学案》,为楼郁门人.
袁爕:桷高叔祖.字叔和,南宋孝宗淳熙进士,调江阴尉,宁宗即位,以太学正召.庆元党禁起,去官.宁宗朝,官至礼部侍郎.与丞相史弥远有隙,被劾罢,后起知温州.曾师事陆九渊,学者称为絜斋先生.《宋元学案》专立《絜斋学案》,为江右陆学一派,谥正献.
袁甫:桷曾叔祖,袁爕子.字广微,嘉定七年进士第一,为秘书正字,迁秘书郎,后官至兵部尚书,兼吏部尚书.在《宋元学案》中,名列《慈湖学案》,称蒙斋先生,亦为陆学一派,谥正肃.
袁商:桷曾叔祖,字清夷.登嘉定十六年进士,治诗赋,端平三年自太常博士除秘书郎,进著作佐郎.官至宝谟阁直学士.
袁桷的直系亲属中虽然没有出现比较著名的学者,也是诗书礼仪传承之家,袁氏的另一支族和陆学有较深的渊源,袁爕,袁甫都是当时陆学的代表人物.袁桷生长在这样的大家族中,首先对历代典章制度应该比较熟悉,对考据学应该很有兴趣.另一方面他对朱陆之争必然会有一些见解,他较早提出会同朱陆之说,认为:"陆子与朱子,生同时,仕同朝,其辩争者,朋友丽泽之益,朱陆书牍具在.不余百年,异党之说兴,深文巧辟,而为陆学者不胜其谤,屹然墨守,是犹以丸泥而障流,杯水以止燎."他对朱熹的学识还比较敬重,但对当时学子们膜拜朱子,空谈性理的浮躁学风大感不满.故而在文集屡次痛斥朱学的不良风气. 袁桷对陆学也有一些看法,称"晦庵先生晚岁每言陆文安公之门人多得践履,是盖深忧其徒之学邻于上达,后百余年党同恶异,空言相高,其弊有甚于昔."从以上言论可见,袁桷是主张扎扎实实做学问的,对朱学,陆学都不甚感兴趣,至少对他们的学风很不满.
袁桷入元廷后,大多数时间在翰林国史院任职,修撰历朝实录是其职责所在,修辽金宋史更是其毕生的愿望.袁桷的祖辈中有多人参与修撰史书, 袁桷称:"先高叔祖少傅正献公(袁)爕当嘉定间,以礼部侍郎秘书监专修宋史,具有成书.曾祖太师枢密越公(袁)韶为秘书著作郎,迁秘书丞,同预史事.曾叔祖少傅正肃公(袁)甫,吏部尚书(袁)商俱以尚书修撰实录."
袁桷是元代很有名气的藏书家,这和他祖辈不无关系.《至正直记》载:"四明袁伯长学士,承祖父之业,广蓄书卷,国朝以来,甲于浙东."推究起来,袁氏藏书始于袁韶,《袁氏旧书目序》载:"袁氏旧书目者,目袁氏旧书之存于今者也,始曾大父越公举进士时,贫不能得书,书多乎抄,强记至用.……旧书之传距于今四世矣."袁韶是袁桷的直系亲属中,在宋朝时最为显赫的一位,他年轻时虽然家境贫困,却奋发读书,对袁氏家族的振兴有先导之功.到袁桷时,袁家已经维持了四代的繁荣局面,可是 袁桷的后代比较无能,坐吃山空,"伯长没后,子孙不肖,(书)尽为仆干窃去,转卖他人,或为婢妾所毁者过半.且名画旧刻,皆贱卖属异姓矣."
袁氏是官宦世家,自南宋中后期,很多重臣出自袁家.袁氏祖辈在南宋时建立的社会关系网络,到 袁桷生活的时代依然还会发生作用.如袁氏与南宋后期相门史氏数代通婚,互为表里.袁桷的曾祖袁韶与权相史弥远在朝堂上相互呼应,为他人视为一党;袁桷之母出自史氏;袁桷的两个姊妹都嫁给了史家; 袁桷的后人依然与史家联姻.史家在元朝时已经败落,袁家在当时却比较兴盛,可见他们后来的联姻已经不存在什么政治意义,而单纯是两个南宋的世家大族对往昔的怀念,借联姻来巩固他们南宋旧家的地位.袁桷的心中未尝不为他的家世感到骄傲,对那些寒门出身的官员较为轻视,只是当时已经不再以家世作为衡量官员的标准了,袁桷也只能暗自喟叹.
2,宿儒耆老的影响
袁桷的家乡是四明,在南宋末年至元朝初年浙东活跃着一批著名学者.袁桷之父袁洪凭借家族雄厚的财力,聘请一些硕儒入袁氏私塾,教授袁氏子孙.可以说,在学术上真正影响到 袁桷的是王应麟,舒岳祥,胡三省,戴表元,诗僧圆至等人.
王应麟(1223——1296) 四明人(今浙江宁波),字伯厚,号深宁居士,一号厚斋.淳佑进士,宝佑四年(1256年),又中博学宏词科.正直敢言,对南宋后期用人不当及各项弊政,多批评建议,先后触迕丁大全,贾似道,留梦炎,屡遭罢斥.官至礼部尚书兼给事中,后辞职而回乡,专事著述二十年,宋亡不出.所著有二十余种,约六百余卷.考订性札记《困学纪闻》一书,综罗文献,贯串古今,最为后世推重.另编有类书《玉海》.文集《深宁集》不传.
根据《至正直记》载,袁桷从十二岁师事王应麟,受典制之学.这也是袁桷日后最为精深的一门学问,悉究前朝典制人物,无人可及,袁桷的家世对他在典制方面也会有影响,现在也无法考究谁的影响更大些.大德五年 袁桷被朝廷任命为翰林国史院检阅官,得知此消息, 袁桷立即动笔撰写《郊祀十议》,洋洋洒洒,蔚为大观,于大德六年进献于太常寺,足可见袁桷专长于此.
王应麟的《困学纪闻》刊印, 袁桷为此书作序.王应麟去世后, 袁桷作祭文悼念,其中有云:"道大如天,学广如汉,企而望之,自涯而返.末俗滥觞,昧彼一贯,舍学而言,所执愈涣.……笃生我公,是宗是师.……磅礴万类,众何敢当."王应麟应是袁桷最为钦佩的老师,只是他们年龄相差太大,沟通有限.
戴表元(1244-1310)宋元之际庆元奉化人(今浙江奉化),字帅初,一字曾伯.宋度宗咸淳进士.任建康府教授.后弃职,从事文学.入元后长期不仕,至大德八年(1304年)始被荐,授信州路儒学教授,未几又以疾辞.为文清雅,力主改革宋季萎蔽的文风,因而名重东南.门人甚多.有《剡源集》.
袁桷十三岁开始从戴表元习文章."戊寅之秋,愚騃无肖,承先子之命,以奉洒扫."戴氏为东南文章大家,"其文清深整雅,蓄而始发."他对王应麟,舒岳祥非常尊重,"独执子弟礼,寸闻只语,悉囿以为文." 袁桷深受诸位耆老的影响,文学造诣很高,清四库馆臣称 袁桷:"著作宏富,蔚为承平雅颂之声,文采风流,遂为虞,杨,范,揭等先路之导." 戴先生去世后,袁桷深念师徒情义,向元朝皇帝上疏刻印戴先生遗文,当即今所见《戴剡源先生集》.
胡三省(1230-1302)台州宁海人(今属浙江),字景参,改字身之,号梅磵(一作涧).宋宝佑四年进士.为慈溪尉,因忤郡守被劾去职.德佑元年(1275)因荐入贾似道军,言不获用而归.官终朝奉郎.入元隐居不仕.胡三省在中进士后,即奉父命刊正伪托的海陵本刘安世《资治通鉴音义》,依陆德明《经典释文》例为广注九十七卷,著论十篇.景炎元年(1276),流亡新昌时丧失原稿,后再购他本重注,并加考异,凡纪事之本末,地名之异同,州县之建置,制度之沿革均为之注.至元二十二年(1285)完成音注《资治通鉴》,又作《释文辨误》十二卷.
袁桷在二十岁时,拜胡三省为师.胡氏也是在袁家完成《资治通鉴音注》的第二稿.袁桷在史学上的修养应部分传承于胡三省,另一部分来自家学.袁桷年轻时,即"以是(修宋史)自任" ,曾与好友曹士弘对此问题有深入的探讨,后逢杨镇龙农民起义,家中所藏书籍尽被烧毁,遂绝此念.苏天爵在《袁文清公墓志铭》曾言:"尝奉诏修成宗,武宗,仁宗三朝大典.……王(拜住)尤重公学识,锐欲撰述辽,宋,金史,责成于公.公亦奋然自任,条具凡例及所当用典册陈之,是皆本诸故家之所闻见,习于师友之所讨论,非牵合剽袭漫焉以趋时好而已.未几,国有大故,事不果行." 在英宗朝, 袁桷虽没有编成宋,辽,金史,但袁氏所藏书籍日后被其孙袁曮献给朝廷,对宋,辽,金史最终修成起到了一定作用.
史蒙卿(1247-1306)鄞县(今浙江鄞县)人,字景正,号静清.宋咸淳元年进士,授景陵县主簿,吕文德帅鄂,檄入幕,十年改江阴教授,迁平江.入元不仕,侨居天台,讲学不辍,从者益众.有《易究》十卷.其"著书立言,一以朱子为法".大德十年卒.
史蒙卿和 袁桷都曾求学于王应麟,也算是同窗.但史蒙卿为 袁桷外家舅氏,年纪比 袁桷大十九岁,故 袁桷还是对他以长辈相视,曾向他请教问题. 袁桷入仕后,史蒙卿曾写信嘱托 袁桷为其作墓志铭.史蒙卿是当时理学的代表人物, 袁桷对朱学,陆学似乎都不甚感兴趣,对理学的学风也多有微词,两人的学术路子很不同,很可能是史袁两家累代的交情联系着他们.
舒岳祥(1217-1301)台州宁海(今属浙江)人,字景薛,更字舜侯.宋宝佑四年进士,以文学师表一代.入元寓居奉化,戴表元从之学.大德五年卒,年八十五.
圆至(1256-1298)字天隐,号牧潜,又号筠溪老衲.高安人(今属江西).俗姓姚.十九岁出家为僧,元初主建昌能仁寺.曾于入元后遍历荆襄吴越,禅理之外,颇能读书,刻意为古文,笔力崭然.
关于 袁桷与舒岳祥,诗僧圆至的关系,史料较少.舒岳祥名列《师友渊源录》中,和袁洪有一些交情,袁洪曾"作书俾桷往事之",从舒岳祥习词章.在舒岳祥的《阆风集》中,有一首给袁桷的诗《次韵袁伯长寄赠之作》,云"越公之贤孙,访我欲具航.老我日已短,公孙意何长.悲歌寄赠什,歌罢复彷徨."对 袁桷寄寓厚望.
圆至曾馆于袁家,教授子弟, 袁桷也应在其中.两人相差只有十岁,故圆至对于 袁桷应该亦师亦友. 袁桷在青年时与圆至同游钱塘,后来仍有书信往来,在圆至的《牧潜集》中,有封信《与袁伯长》,追忆了当年与 袁桷出行时的情景,也表达了对袁洪的问候.
3, 袁桷的学术评价
在《宋元学案》的《静清学案》中,全祖望如是评价 袁桷:"清容作静清(史蒙卿)墓志,于其易代大节,言之已悉,而学统所在,不甚了了.清容文士,其于儒学深奥,宜有所忽也."全氏在此批评了 袁桷不懂"学统",对于史蒙卿的墓志来说,就是不懂理学的学统.袁桷的确没有对理学进行过深入研究,但这是个人兴趣问题.袁桷与史蒙卿虽既是同里,又有亲属关系,但二人在学术上,似乎没有很大的传承关系,即使 袁桷曾向史蒙卿请益,对袁桷产生很大影响的一直是王应麟,戴表元等人.袁桷对理学的一些流弊也很有看法,似乎也影响到了他对理学的整体印象.故而对史蒙卿的学术方面写得过于简略.另一方面,《静清处士史君墓志铭》应作于延佑五年之后,此时 袁桷已升为集贤直学士,要撰写大量的公文及应酬文章,写作质量自然要稍逊一些.
笔者以为袁桷家居的几个时期,在学术上还是取得了一些成就.在未官前,他撰写的《郊祀十议》是他在典章制度方面较有心得的作品,他同时代的人中能写出这样作品的并不多见;延佑七年,他主持编撰了《延佑四明志》,集中反映了他对于礼仪之因革,官阀之迁次,士大夫之族系,九流诸子之略录,悉能推本原委的才能;在泰定元年后,他归里期间作《易说》,《春秋说》若干卷,未脱稿而身故,遂不传于世,可见他对经学还是有一些造诣的.
戴表元曾言:"后宋百五十余年,理学兴而文艺绝.永嘉之学,志非不勤也,挈之而不至,其失也萎.江西诸贤,力肆于辞,断章近语,杂然陈列,体益新而变日多;故言浩漫者荡而倨,极援证者广而颣.俳谐之词,获绝于近世,而一切直致,弃坏绳墨,棼烂不可举.文不在兹,其何以垂后 "可见,戴表元对理学占统治地位也是略有微词,而且他也不喜江西诗派,这都直接影响到了 袁桷. 袁桷的诗"语多比兴,杂以游仙,其原出于陈子昂,李白,而上阐张协,郭璞,下参晚唐李商隐,以博丽救宋诗之野,以缥缈药宋诗之直者也."其文"则颇仿韩愈,避熟就生,而拗蹇迟重,以异苏轼之快利;然阔适鬯遂,亦非宋祁之茁轧."可见,袁桷作为文人,有比较鲜明的文风,不拘于宋,而以唐为师.
袁桷的主要身份还是一名文士,这也是他在翰林院,集贤院安身立命之本.苏天爵在《袁文清公墓志铭》中曾言:"公在词林几三十年,扈从上京凡五,朝廷制册,勋臣碑版多出其手."仁宗,英宗朝属元代中期,当时出现了一大批的文臣儒士,如虞集,邓文原,贡奎,马祖常,王士熙等,他们切磋文艺,诗文唱和不断,元代中期的诗文繁荣,尽借上述诸位之力.袁桷活跃其中,在平和的环境中为官,治学,终其一生.
袁桷是那种一生过得很顺,却没有取得很大成就的人.他在考据典制之学上用力最多,却只有几篇文章传于后世;他的老师王应麟则撰写了好几部著作,被奉为宋代考据典制之学的大家.他在史学上本该有一些成就,如果幸运的话,他得以修撰《宋史》,后代会有更多的人知道他,可惜支持他的英宗与拜住过早的去世,他也只好告老还乡;他的老师胡三省却因《资治通鉴音注》在史学界大大的有名. 袁桷在当时的文学界还是有些名气的,他却没能被列入元代文学四大家,可能是因为他这个人比较古板,缺乏诗人的浪漫与不羁;他的老师戴表元,他的好友虞集都被视为元代诗文大家,受后人关注.无论如何,袁桷也不是一位思想家,他对朱学,陆学都无心进行深入研究,以旁观者的态度,主张朱陆会同,他在治学上又属于那种严谨保守型,对后世朱学,陆学浮夸的学风必然会产生反感.笔者以为 袁桷在考据学,史学,文学方面,不是水平不够,而是运气不好,没能有经典著作流传于世.
二,袁桷的政治生涯
四明袁氏家族是官宦世家,从北宋中期开始,出过多代高官显贵.袁爕,袁甫,袁韶是比较著名的南宋官员.与袁氏家族世代联姻的史家更是高门望族,南宋的史浩,史弥远,史嵩之三代在南宋为相. 袁桷在为其子向史氏请婚的文书中曾说:"唯阀阅吾徒之当保,何闾阎余子之争前.谢彼浊流,成是古道."可见袁桷对自己的家世非常引以为荣.
袁桷之父袁洪曾任南宋建康府通判,元军至建康,他辞职归家.元军进入四明时,袁洪为保护百姓不受骚扰,求见元军统帅张弘范,使得元军没有滥杀无辜.至元十五年,袁洪入觐世祖皇帝,授朝列大夫,邵武路同知,改温州,但他一直称疾作辞.无论袁洪是否入元为官,他对元朝这种认可的态度,对袁桷进入仕途是有积极作用的.
袁桷如何入仕是需要首先讨论的问题.在众多南士遭遇冷落之时,他却受到程钜夫等人的推荐而做官.台湾学者孙克宽认为 袁桷是门荫做官. 笔者对此提出异议.原因如下:一,苏天爵的《袁文清公墓志铭》称:"大德初,群贤萃于本朝,闻公才名,擢翰林国史院检阅官."二,《立碑告墓祝文》载:"甲戌岁(至元十一年),先公升员郎,法当从是进秩,且得以官其子,先公正色曰:我即死,官亦不以与." 可见袁洪不希望袁桷门荫做官,可能更希望他能够以科举入仕.况且,当时是南宋末年,袁洪尚且如此,入元后,袁洪一直称病不出仕, 袁桷何以门荫做官.三,馆阁之臣不易门荫,多取有才者,袁桷当时已小有名气,任丽泽书院山长,其家又是南宋望族,故推荐他做官不无道理.
袁桷的仕宦生涯经历了成宗,武宗,仁宗,英宗,泰定五朝.在成宗,武宗朝,他位卑言轻,不被重用;仁宗,英宗朝标榜儒学,重用文士,袁桷在此阶段可算青云直上,由翰林院修撰,迁待制,升集贤院直学士,又转翰林院直学士,后拜翰林侍讲学士;泰定元年, 袁桷辞官归家.在元朝, 袁桷在有意于仕宦的南士中,已属比较幸运的,大多数南士都被不公平的四等人制度压抑在社会的最底层,默默无闻,无出头之日.但另一方面, 袁桷所历官职中,又无不是清要之职,几乎是毫无实权,对国家的大政方针的制定也没有显著的影响.这就明显不同于元世祖时期的某些汉族儒臣,世祖能启用他们,并委以实权,使其才能得以最大发挥.
1,入仕之初
丽泽书院山长
袁桷在入仕之初担任山长,山长是书院之长.在元朝地方儒学的学官中,只有教授才有资品(正九,从八),学正,学录,山长,教谕都没有品级,但元初不举办科举考试,故此许多儒士选择担任地方儒学的学官入仕.
袁桷在成宗元贞元年(1295)担任丽泽书院山长,是由戴表元的好友王龙泽推荐的.王龙泽曾是南宋状元,后任元朝南台御史,他在当时算是比较有权势的南人,推荐袁桷是他能力所及.
袁桷对是否赴任似乎很犹豫,"怀丽泽之牒,当行巳久,而不肯决".按理说, 袁桷不会有为宋朝守节的想法,即使他的父亲也没能做到这一点;很可能他对这个职务还不太满意,因为它是没有品级的.最后,在戴表元的劝说下,他还是去丽泽书院赴任了.
苏天爵所作《袁文清公墓志铭》称:"年二十余,宪府荐茂异于行省,授丽泽书院山长,不就,"这一说法很有问题.不但戴表元《送袁伯长赴丽泽序》可做证据;袁桷撰《龙兴路司狱潘君墓志铭》载:"元贞元年,桷掌吕成公丽泽祠"更是明白无疑;柳贯当时在丽泽书院学习,在他撰写的《祭袁侍讲文》中,对这段往事也有交待.袁桷在丽泽书院大概作了三年的山长.
成宗大德期间
大德初年, 袁桷受举荐作翰林国史院检阅官,但未及上任,在大德二年初他的妻子去世,不久他的父亲也病逝,他在家守制三年.大德五年,朝廷重新任命袁桷为翰林国史院检阅官,大德六年,袁桷赴大都就职.
元成宗是一名守成的君主,在政策的制定上基本依照世祖时期的定制,在继位之初,"诏中外崇奉孔子",又任命儒臣王恽,赵与?为翰林学士,对儒学还是比较尊重的.赵与?和 袁桷的父亲都是史家的女婿,和 袁桷有亲属关系,在 袁桷入朝之初应该是给与照顾的,可惜赵与?在大德七年就去世了,不能再进一步提携袁桷. 袁桷为赵与?作行状和墓志铭.
袁桷在翰林国史院表现得很不错.他在大德五年即作好了《郊祀十议》,入朝后将此献于太常院,当时朝廷初建南郊,"礼官推其博,多采用之".大德七年十月,袁桷又因起草《进五朝实录表》,受到翰林学士承旨阎复的赏识,升为应奉翰林文字,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大德十年,"朝廷作圜丘,( 袁桷)得预议焉." 袁桷在礼制上的特长在当时得到充分发挥.当年, 袁桷官秩已满,归家等待新的任命.
武宗朝期间
袁桷在家闲居一年多后,接到新的任命,于大德十一年赴大都.史料中虽然没有明确的记载,但笔者估计此时 袁桷已升任翰林国史院修撰.当时成宗已经驾崩,武宗新立,改朝换代之时,加封官爵是很常见的.袁桷上《贺武宗皇帝登基表》,当年又参与修撰《成宗实录》,姚燧主持此项工作,袁桷称"大德末年,桷以史属预修成宗实录.于时,承旨姚先生实领史事,见其涂抹详定,若不经意,而一受润色,即粲然与班马并."袁桷非常钦佩姚燧的才能,但他与姚燧共事的时间比较短,故没有进一步的往来.
武宗在位只有五年时间,但他的施政方针和前朝有很大的区别,对儒学不甚重视.袁桷在朝中作了三年的官,就归家了.此后两年,朝廷一直没有给袁桷安排新的职务.至大四年初,武宗驾崩.朝廷有意重新起用袁桷,但中间出现了一些小差错."旧岁(至大四年)冬十月,将入直翰林,舟来吴门,知有代者,乃不果行."袁桷的官职被别人顶替了,两年之后的皇庆二年,袁桷才重返大都.
袁桷在武宗朝似乎没有什么政绩,主要是为朝廷写了一些制册文书,为亲朋故友撰写了一些小文.他当时和吴全节关系很好,吴的父母受封赠后, 袁桷作《饶州安仁县柳侯庙碑》,这只是他撰写的许多碑文中的一个.
2,官运亨畅
仁宗时期
仁宗是一个尊崇儒术的皇帝,在他统治的十年间,他以尊孔重儒,勉励学校,培养人才为先导,一步步地走上了推行科举,以兴治道的施政历程. 袁桷在此期间如鱼得水,倍受圣眷.
袁桷入朝后不久,估计在延佑元年就提升为翰林待制,同时也参与了《武宗实录》的编撰.同年五月,袁桷第一次随圣驾到开平避暑.延佑二年,仁宗开科举取士,袁桷担任殿试读卷官.这一年,袁桷没有去开平,而是被派到杭州公干,具体作什么不得而知.延佑三年,朝廷追荣翰林院官员的亲属, 袁桷得以追赠其母,其妻,其父袁洪因原来品级太高,未得追封.同年八月,袁桷三年官秩期满,这次他并没有归家,而是连任翰林待制的职务.延佑四年八月,袁桷担任大都乡试考官,同时负责出题.延佑五年二月,袁桷又一次担当殿试读卷官,所点进士日后都和他保持良好的关系.同年五月, 袁桷升任集贤院直学士,他过去在翰林国史院一直担任属官,不很重要,而直学士是集贤院的主要官职,其上有集贤学士,集贤侍读学士,集贤侍讲学士等, 袁桷从此进入了仕途比较辉煌的时期. 袁桷开始在集贤做官时,已经五十三岁,身体多有不适,命第二子袁瑾来大都服侍.延佑六年,袁桷又一次随帝赴上都,在此期间撰写很多公文,诗文,收于《清容居士集》.延佑七年初, 袁桷感觉身体健康状况不堪重负,辞官归家.
袁桷在仁宗朝最大的飞跃即是从一名属官而升任为一名高级官员,这一过渡对一名南士来说是很难的,柳贯虽然寿命很长,但最后只作到了翰林待制. 袁桷又经历了最令士人激动的科举考试,苏天爵称:"贡举旧法,时人无能知者,有司率咨于公而后行."可见, 袁桷参与了科举制度议定工作,而且还担任了第一届科考的考官,其名为天下举子所熟知,其声望大大提高,袁桷"取文务求实学,士论咸服".袁桷先后两次随仁宗赴上都,而能去上都的官员大都是被皇帝倚重的,可见当时仁宗已经比较信任 袁桷了.
英宗时期
英宗是一名汉化很深的君主,他受其父仁宗的影响,崇信儒术.延佑三年(1316),他被立为太子后,又成为朝中儒臣刻意熏陶的对象.经过十多年的春风化雨,他在思想上服膺于儒家学说,表现出较高的汉文化素养.拜住是英宗最为得力的助手,他出身于元朝功臣木华黎之后,在蒙古贵族中享有很高的威望.他的政治思想主要来源于儒家的政治理想.这对少年君臣的合作拉开了新政的序幕.英宗的新政历时只有十个月,从至治二年十月到至治三年八月.此次改革对 袁桷本人很有益处.
延佑七年正月,仁宗病逝.当时 袁桷仍在家,同时主持了《延佑四明志》的编撰工作.英宗至治元年二月,袁桷回京,参与编修《仁宗实录》,朝廷又开新科,袁桷负责出题,并任会试考官;三月,入集贤院任原职;四月,他再次随驾赴开平,与王士熙同邸;八月回大都后,将与同僚们唱和的诗文结成《开平第三集(辛酉)》.至治二年二月,袁桷拜醮长春宫,张留孙去世后,朝廷任命吴全节为玄教大宗师,崇文弘道玄德真人,统摄江淮荆襄道教,知集贤院道教事, 袁桷与吴全节是要好的朋友,时有往来;三月, 袁桷从集贤院转到翰林院,任翰林直学士;四月, 袁桷再次随驾赴上都.
在至治二年八月,英宗,拜住开始改革,表现之一是大量启用老臣儒士,袁桷也是受到重用的儒士之一.袁桷对此次改革积极支持,并参与了一些活动,苏天爵称:"郓王拜住独秉国钧,作新宪度,号令宣布,公有力焉."拜住与 袁桷私交甚好,当时英宗命国工为拜住画像, 袁桷作画像赞,"公述君臣交修之义以励王".南宋灭亡以后,修撰辽宋金史成为当务之急,直到英宗朝时仍没有系统修成.拜住非常了解 袁桷的史学才能,将此重任托付给 袁桷,"公( 袁桷)亦奋然自任,条具凡例及所当用典册陈之,是皆本诸故家之所闻见,习于师友之所讨论,非牵合剽袭漫焉以趋时好而已."袁桷上《修辽金宋史搜访遗书条列事状》,详细列出自己搜集遗书的成就,若不发生南坡之变, 袁桷也许真的会修撰成辽金宋史.
袁桷和皇室的关系也很融洽,鲁国大长公主是英宗的姑母,她非常喜爱汉地文化,经常召集汉族文士聚会,袁桷就是常常被邀请的一个.袁桷曾记载当时的场面,"至治三年三月甲寅,鲁国大长公主集中书议事执政官,翰林,集贤,成均之在位者,悉会于南城之天庆寺.命秘书监丞李某,为之主其王府之寮寀.悉以佐执事,笾豆静嘉,尊斚絜清,酒不强饮,簮佩杂错,水陆毕凑,各执礼,尽欢以承饫赐,而莫敢自恣.酒阑,出图画若干卷,命随其所能俾识于后.礼成,复命能文词者叙其岁月,以昭示来世."
至治三年五月,拜住推荐袁桷作翰林侍讲学士,英宗依允.袁桷在当年没有随驾去上都,八月,突然有旨召袁桷,虞集,马祖常,邓文原等同赴上都,在中途得知铁失弑君,杀拜住,沉痛的心情可想而知.英宗,拜住对 袁桷有知遇之恩,袁桷也深知以他的年纪再遇见这样的明君贤相已经不太可能了,一旦他们不在了, 袁桷的政治生涯几乎也走到了尽头.
3,日薄西山
南坡之变发生在至治三年八月五日,不到一个月,泰定帝就迫不及待地在龙居河登基,他与英宗被刺似乎不无关系.泰定帝在继位之初,为了争取民心,铲除铁失及其余党,尊崇英宗,昭雪冤案,追封大臣的亲眷.泰定元年,"( 袁桷父)又赠嘉议大夫,礼部尚书,上轻车都尉,会稽郡侯,郡君加会稽郡夫人."但袁桷似乎对这些措施没有什么反应,屡次以身体健康为由,请辞归故里,泰定帝最后同意.
袁桷归里后,虽然不再担任行政职务,但由于他声名远扬,求他撰写文章的人也是络绎不绝.袁桷对当时朝廷的事并非一点不关心,退隐之后,仍手书推荐苏天爵入翰林国史院.泰定三年,王克敬在绍兴路做官, 袁桷和他时有往来.同年八月, 袁桷任江浙乡试考官,但由于他的儿子袁瓘突然去世,袁桷只好中途归家.他在归隐的几年中和当地的官员僚属很熟悉,替他们撰写了许多公文.绝大部分时间,他在家中潜心读书,作《易说》,《春秋说》两部书,最终没能完成.泰定四年八月三日,袁桷去世,终年六十二岁.
4,袁桷政治生涯评价
袁氏是显宦世家,做官的传统一直影响着袁桷.桷从入仕到致仕,期间三次秩满归家,但他每一次都是等到新的任命就立即赴官,为官之心可谓诚也.《进郊祀十议状》载:"桷近奉敕牒,授桷前件官,拜命以来,实窃战汗.自惟庸驽俚儒,滨海蛰处,平时所习,不过以雕虫篆刻,粉饰其固陋,诚不自意俾获擢用,扪心顾影,愈积愧腼,思欲上报朝廷之万一,退揆素志,愿以上陈." 言辞恭顺,体现了袁桷被授官以后,对皇恩的无限感激.
袁桷虽热衷于为官,但绝不是趋炎附势之徒.他对当时的游士寻官的不良风气多有微词.在《送邓善之应聘序》中,他曾说:"近世先达之士类言求进于京师者,多羁困不偶,煦煦道途间,麻衣弊冠,柔声媚色,无以动上意.……君子之出也,大言以行道者,夸诬之流也.相时而行,守身于不辱,谨得避难贞白而无愧,斯近之矣." 此文作于大德元年,可见 袁桷在未官之时既已对当时官场的流弊深恶痛绝.
袁桷在元朝的政治史上并不是非常显赫的人物,政绩也不突出,但从他的政治生涯中,却可以看到一个南方士人官员是如何成长起来的,一名馆阁的清要之臣是如何在朝中度日的.袁桷没有赶上忽必烈重用南士的时代,他的生命也没有延续到元文宗兴建奎章阁,文士雀跃之时,他正好夹在中间,一个对士人来说异常平淡时期.
袁桷在经历成宗,武宗两朝的落寂后,终于在仁宗,英宗两位帝王身上稍稍找到了"辅君"之感,他的经世致用的理想也基本实现.虽然这种理想实现的标准很低,袁桷只是参与了一点点的政务,绝大多数的时间中还是清闲地撰写文章.但这对于一名南方士人来说,在致仕前能位居二品,任翰林侍讲学士,已经很满足了.这只是一种虚荣心的满足,一名南方文士所追求的理想,尊严在 袁桷生活的时代是不可能真正实现的.也许 袁桷也会嗔怪自己生在错误的时代,错误的地点,元朝的南士不可避免会有生不逢时之叹.
三,袁桷的社会网络
袁桷虽然在元朝做官,但他从未做过地方官,一直在中央的翰林院,集贤院供职,所以他生活的空间主要在家乡四明与大都.他的社会网络也大体可以按袁桷在家乡或在大都结识的人物来划分.
袁桷是南宋故家子弟,他的父亲袁洪在宋末元初时凭财力结交,资助了许多名士,袁桷是袁洪的独子,对这些耆老宿学应该比较熟悉,这些硕儒也往往担负了教育袁桷的责任.在家乡时,袁桷也必定会结识与他年龄相仿,背景相似的士人.他在做官期间,曾有几次归里,对家乡比较有作为的后生晚辈也会比较了解. 袁桷与四明的地方官也比较熟,尤其在他最后一次辞官归家后,他们的往来更是频仍.在四明地区佛教比较发达,至今仍存留一些寺院, 袁桷对佛教似乎也很感兴趣,喜欢与僧人往来.
袁桷在大都时结识的人可能会更多,主要是同僚,年纪当然不会整齐划一,可以用袁桷为标准,分为老,中,青三代.在元朝中央,有很多道士活跃其中,大多数是南方人,少数是北方人, 袁桷和他们保持了很好的关系.
1,家居期间
袁桷生于钱塘(今浙江杭州),其母生桷七日而亡, 袁桷由外祖母张氏抚养成人. 袁桷之父袁洪先在钱塘为官,咸淳九年(1273)任建康府通判,袁桷幼年时可能一直跟随父亲身边.元军入建康,袁洪回到临安(今浙江杭州),不久辞官回四明,时间应该在德佑二年(1276),从此以后直至入仕, 袁桷一直在四明(今浙江宁波)居住.
袁桷在四明接受了良好的教育,跟随前朝耆老硕儒学习,渐渐才名远扬.元贞元年(1295)南台御史王龙泽推荐袁桷为丽泽书院山长,直到元贞三年(1297)袁桷一直在此工作.
大德元年(1297),袁桷被推荐为翰林国史院检阅官,不幸当时他的妻子,父亲先后去世,丁父忧, 袁桷在家守孝三年.
耆老宿学
袁桷家业饶实,藏书丰富,其父袁洪常延致各地硕儒故官教授子弟,在南宋末年这个动荡的年代,王应麟,胡三省,戴表元及僧圆至都曾馆于其家,受到袁洪的资助.在《清容居士集》卷三十三《先君子早承师友晚固艰贞习益之训传于过庭述师友渊源录》中,袁桷所列袁洪师友是:王鑐,张即之,赵汝梅,李伯玉,刘震孙,胡太初,刘黻永,汪之林,应文业,王应麟,胡三省,吴浚,戴表元,黄震,安刘,程钜夫,谢昌元,青阳梦炎,留梦炎,赵与?,梅应发,舒岳祥,刘庄孙,楼槮,应发孙,史蒙卿,陈定孙,余尚宾,谢翱南,僧圆至,周密,葛庆龙.在这些人中,按身份而论,有袁洪的老师,如王鑐;有袁洪的同僚,张即之,李伯玉,吴浚等;有袁洪结交的硕儒,王应麟,胡三省,戴表元,黄震,舒岳祥,刘庄孙,史蒙卿等.在南宋灭亡后,这些人中有的以遗老自居,不降元者,如谢翱;还有的在元军下江南后投降元朝,从而任高官者,如程钜夫,谢昌元,青阳梦炎,留梦炎,赵与?等.现在,无法考证 袁桷和这些人是否都熟识,至少有一些人对 袁桷的帮助是很大的.
袁桷受业于王应麟,舒岳祥,胡三省,戴表元等,他与史蒙卿,圆至的关系前文也已作介绍, 袁桷还和其他的一些宿儒有往来. 袁桷在十三四岁时,非常喜欢听乡先生应文炜谈论乾淳诸老旧事,当时这位老先生已经八十余岁,曾给袁桷讲桷的外高祖史浩的故事,这些对于少年袁桷应该很有启发.
袁桷在至元十九年(1282)结识陈皓伯及其子.陈皓伯(1243-1319)字贵白,奉化人(今属浙江),不求进仕,乡人尊之为海阴先生,延佑六年卒.
陈皓伯是袁桷的同乡,与袁洪关系很好, 袁桷称:"桷先处州府君于朋友义尤敦叙,而先生(陈皓伯)行事亦相近,故交好尤善厚.先府君即世时,来城中爱抚弥厚."陈皓伯对 袁桷十分关心,"大德五年,桷备翰苑属,后屡迁.先生喜溢眉睫曰:'吾所期诚不妄.'"陈皓伯与袁桷时有诗文往来,他的儿子陈士直壮年早亡,由袁桷撰写墓志铭,他临终前又嘱托袁桷为自己作墓志.
袁桷十九岁时曾学琴于徐天民, 袁桷在音律上的素养应得自于他.徐天民自称瓢翁,酒酣好作草书,袁桷在三十六年后观先生遗墨,作《题徐天民草书》.
官僚
对袁桷日后出仕起到关键作用的还是王龙泽,程钜夫,赵与?等入元为官的南士. 袁桷得以结识他们,主要凭借他父辈的关系.
王龙泽,字潜渊,一字及翁,义乌(今属浙江)人.宋咸淳十年进士第一,授签书昭庆军节度判官.至元二十八年历官南台御史.王龙泽与戴表元的关系很好,而戴氏又是袁桷的老师,凭借这层关系,加之 袁桷当时很有才名,故王龙泽推荐 袁桷为丽泽书院山长,这是 袁桷步入仕途的第一步.
程钜夫(1249-1318)本名文海,避武宗讳,以字行,号雪楼,又号远斋,建昌南城(今属江西)人.至元十六年授翰林应奉,进修撰,历秘书少监,集贤直学士,二十三年奉诏访贤江南,除南台侍御史,历福建,湖北两道廉访使,大德九年入为翰林学士,仁宗即位,拜翰林承旨,延佑三年请老,五年卒,年七十.谥文宪.
袁洪如何与程钜夫结交不很清楚,但程在下江南访贤时曾举荐过袁洪,"诏征江南遗逸,首荐先子(袁洪),以疾辞." 袁桷在成年以后,才名渐著,被举荐为元朝的翰林国史院检阅官,很有可能就是程钜夫等人所起的作用.在袁桷的墓志铭中,苏天爵曾说:"公在馆阁,一时耆旧若阎公复,程公钜夫,王公构雅爱敬之,故蒙荐擢."袁桷也很感激程钜夫的知遇之恩,在程氏寿诞时作诗以贺;程钜夫将致仕时,袁桷作《七观》相赠.袁桷还请程钜夫为其父袁洪作神道碑铭.
赵与?(1242-1303)字晦叔,号方塘,台州黄岩(今属浙江)人,宋宗室.咸淳七年登进士第,授鄂州教授,宋亡,以荐征入朝,授翰林待制,升直学士,迁侍讲,拜翰林学士.大德七年卒,年六十二.
史袁两家长期保持联姻传统,袁洪是史家的女婿,而赵与?也是史家的女婿,这样他们也成了亲戚. 袁桷是被推荐为翰林国史院检阅官的,当时他和北方的官员不认识,故推荐他的应该是一些南方官员,以赵与?的地位,他很可能推荐袁桷.只是在袁桷入朝的第二年赵与?即去世了,没能在仕途上再帮助袁桷. 袁桷为赵与?写行状,墓志铭.
袁桷在未出仕前就和庆元路的一些官员相识;泰定元年袁桷致仕,在家居住了四年,直至去世,当时许多四明官员求他写文章,在此过程中日益熟悉.
韩居仁,字君美,汴梁人.至元二十九年任庆元路经历,元贞元年得代,大德五年升建康路推官,至大二年累迁常熟知州,仕至礼部郎中.
袁桷与韩居仁相识应在至元二十九年,韩居仁在庆元路做官, 袁桷当时尚未出仕, 袁桷称:"桷与泗州交最深,官于吾乡最久,与之言文词道政事切直近实." 后来,袁桷至大都为官,"大德丙午,韩泗州君美书来京师曰:'余家严君偕老于汴,俱八十矣.'" 袁桷为之作《韩泗州老人诗序》.
马铸,河内(今属河南)人.大德十一年任吴江知州,至大中除礼部郎中,至治三年累迁浙东宣慰使.不能确定 袁桷是否在大都时就认识马铸,至少两人在泰定元年 袁桷辞官归家后开始熟悉起来.
马铸在任浙东宣慰使期间,取得了一些政绩,袁桷作为退休的翰林侍讲学士,撰写一些表扬文章是难免的,他作了《马元帅防倭记》,《书马元帅救荒实事后》,《马元帅真赞》等,称马元帅"制变于剧郡,若郢人之斤;镇戎于大藩,若秦王之镜."马铸编写马氏族谱,由 袁桷作序.马铸的父亲马充实的墓志铭也由 袁桷撰写.致仕的文臣在家乡往往会被无尽的应酬文章所累.
郭郁,字文卿,号复斋,汴梁封丘人,徙大名.学易于侯克中,累官江浙行省都事,皇庆元年除知浮梁州,历高邮知府,两浙运司同知,泰定元年擢江西宪佥,二年改庆元路总管,四年迁福建都转运盐使,所至皆有善政.
袁桷称:"大德十一年,桷再入翰苑,郭侯郁文卿时为江浙行省都事,获缔交焉.见其受易学于侯先生,得见尊公于庭下.延佑五年,文卿为中书检校,余时直集贤,来往益密."袁桷曾为郭郁的老师侯克中的《大易通义》作序.泰定二年,郭郁任庆元路总管,袁桷此时已经致仕归里,袁桷为其作《庆元路重修先圣庙记》.
同乡同辈
袁桷是庆元路鄞县人,根据《元史·地理志》,庆元路当时有四县,二州,鄞县,象山县,慈溪县,定海县,奉化州,昌国州. 袁桷的同乡应在此范围内. 袁桷是在当时四明籍南士中,官职最高的一位,其他的人基本都没有进入中央,最高做到地方的教授.
袁裒(1260—1320)字德生,桷族叔.善书法,大德间为庆元路学录,升安定书院山长,除海盐州儒学教授,未上卒,时延佑七年,年六十一.
袁裒按辈份是 袁桷的族叔,但两人只相差六岁,故以朋友相视. 袁桷在十四五岁时,就和袁裒议论宦族兴衰问题,可见两人很投契.袁桷在二十四岁时和袁裒一起去送 袁桷之姊回夫家,一路上两人联诗不断,归家后结成《东湖》联句长诗.后来袁桷在大都为官,袁裒在地方担任学官,"二十年各宦游四方,君(袁裒)以忧窘困踬,酒酣语豪,卒不少贬折(诗)."袁裒仕途没有 袁桷顺利,一直担任学录,山长之类,没有品级.按照家学传承,袁裒一族在南宋一直比较鼎盛,可入元以后这一族就衰落了,至少已经不及 袁桷一族,故袁裒心中难免会郁郁寡欢.袁裒曾和 袁桷,王士熙共赋联句,很可能他去过大都谋求官职,后来没有成功.他在病危的时候,还"夜梦游南岳,署已判官."真是可怜之至.袁裒去世后, 袁桷为其作墓表.
郑奕夫(1278— )字景尹,号习斋,鄞县(今浙江鄞县)人,潜心性理,历徽州紫阳书院山长,迁浮梁州学教授.
郑奕夫在 袁桷的同乡中,是与他诗文唱和最多的一位.郑奕夫比袁桷小十二岁,在 袁桷三十七岁赴大都做官以前就应该相熟,加之 袁桷多次因官秩期满而归家,那些诗文应写于此时.郑奕夫也曾去过大都,袁桷称:"乡社三十年,永谢纨绮姿.兴至来上国,窥探抉幽奇.闻闻与见见,柳下扬鞭辞."大都与鄞县相距那么远,绝不可能只是去看看新鲜事物,可能还是为了自己的前途到大都去跑官.在《清容居士集》中收有以下几首:《次韵郑景尹二首》,《再次韵》,《观图书次韵景尹》,《送郑景尹还里》,《送郑景尹游丽水》,《次韵郑景尹咏梅十首》,《次韵景尹酴醿二首》,《寄郑景尹》,《次韵景尹观菊》,《次韵郑景尹重九四首》等.
黄叔雅(1267——1320)字仲正,慈溪人(今属浙江),黄震三子,家居不仕,延佑七年卒,年五十四.
黄叔英(1273——1327)字彦实,慈溪人(今属浙江),黄震季子,叔雅弟,历晋陵,宣城,芜湖三县教谕,又为和靖,采石二书院山长.泰定四年卒,年五十五.
黄叔雅,黄叔英是宋末大儒黄震的儿子,家学渊源自然了得, 袁桷与兄弟俩人关系都很好.黄叔雅与 袁桷年龄相仿,常有诗文往来,袁桷曾作《戏赠黄仲正》,《再用韵答仲正》,《闻仲正新得掌珠道中奉寄》等.黄叔雅去世后, 袁桷很悲伤,撰文《黄仲正墓志铭》,《祭黄仲正》悼念,袁桷称:"有若吾黄仲正甫之贤明经博,闻卒,不能启口以告于当路.呜呼!今亡矣,果使无传,则诚有罪矣."
黄叔英曾言:"今天下文章巨工知我者,惟伯长,伯长必先我死,我死子(黄溍)其铭我."他独视 袁桷为知己,可见两者相知之深.袁桷曾为黄叔英作《戆庵记》,称他"智通于事物,行几于古人.视今世之戆者,吾能言之草野."他对黄叔英的了解,在这篇文章中尽显无余.
林宽(1281—1319)字彦栗,少力学不倦,长居吴中(今江苏苏州),授徒为业,延佑六年卒,年三十九岁.
林宽不是袁桷的同乡,他一直生活在吴中,袁桷也是在吴中与他相识的,林宽给袁桷的第一印象是"气和以谦",他在当时以神童,才子著称,在吴中开门授徒. 袁桷第二次与林宽相见在大都,当时林宽"愀然以思", 袁桷"知其心有深忧".林宽之弟林宇曰:"兄之来京师,非有仕进之事也.徒以宇在此,来抚之." 袁桷也认为:"彦栗志不在是(为官),推彦栗之志在问学,为之而不克就."这可能是林宽郁郁寡欢的原因.林宽在京期间与一些南士往来,后来不幸染病亡故,虞集为他作墓志铭, 袁桷作《林彦栗哀辞》.
在元朝,能够进入中央政府做官的南士并不太多,在朝中他们很自然地会形成南士群体. 袁桷在入仕前结交的朋友中,有几位成为了日后的同僚,他们的关系更加密切.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道士,湖州(今浙江湖州)人,宋宗室.性通敏,未冠试中国子监,不及仕而宋亡.至元二十三年,征入朝,授兵部郎中,迁集贤直学士,出为济南路同知.成宗立,召修世祖实录及金书藏经,事毕辞归,大德三年仍授集贤直学士,提举江浙儒学,至大三年拜翰林侍读,寻复辞归.仁宗即位,除集贤侍讲,累迁翰林学士承旨,延佑六年请老归.至治二年卒,年六十九岁.追封魏国公,谥文敏.有《松雪斋文集》十一卷,又工书善画,冠绝一时,颇掩其经济之才与文章之名.
袁桷在年轻时很仰慕赵孟頫的才华,曾作《导游赋》云:"陈郡袁桷家于甬之隅,足不逾域,而四方交游往复之义,亦能举其概.闻吴兴子昂赵子,清名雅言,为作《导游赋》,道予所蕴亦以见,夫思其人而不可见之意."他在二十岁时终于在杭州与赵孟頫相见,两人吟诗做画,甚为投契.十几年后,他们共事元廷,往来频仍.
孟頫善画,袁桷为其书画作了很多题跋,赋了许多诗文,《清容居士集》中存有《题子昂击磬图》,《题彦敬子昂兰蕙梅菊画卷》,《题子昂书灵宝经》,《子昂墨萱扇为湖南扬晋母作》,《题伯庸所蔵子昂竹石》,《子昂枯木竹石图》,《子昂兰竹墨戏》,《子昂逸马图》,《子昂控马图》,《祭赵子昂承旨》,《题子昂浴马图》,《子昂寒篠枯槎图》,《子昂风林牧马图》,《子昂人马图》,《子昂双木竹石图》,《子昂墨竹》等.赵孟頫书画鉴赏能力很高,袁桷也经常和他切磋技艺.
延佑六年,赵孟頫致仕,在归家途中,管道升夫人病卒,袁桷"远贷厚奠",并寄诗来缓解子昂的哀痛.第二年, 袁桷归里期间,特意到吴兴去看望赵孟頫,子昂也是"喜而不寐".但退休对每一位官员来说都是很难熬的,赵孟頫时而写信,向袁桷抱怨一番,信中谈及很多生活琐事,不是挚友,子昂也不会轻易提及.
邓文原(1259—1328)字善之,号匪石,杭州(今浙江杭州)人,博学工古文,辟署本路学正,调崇德州学教授,入为翰林应奉,进修撰,除江浙儒学提举,升国子司业,历江西,江东两道宪佥,拜集贤直学士,兼国子祭酒,以疾归,擢湖南廉访使,不赴.致和元年卒.
袁桷应该在青年时代就认识邓文原,袁家在杭州可能有田产,故袁桷时而去杭州. 袁桷文集中有《善之携酒招游西湖值雷雨分韵得杯字》,猜想应是未官时所作.袁桷称:"予与君畴昔相好,无所隐思."可见两人相处得不错.邓文原在大德元年应征到大都为官,临行前 袁桷作《送邓善之应聘序》,抨击那些为谋求官职而不择手段的现象,劝告邓文原要"守身于不辱,谨得避难,贞白而无愧."
后来, 袁桷也入朝为官,俩人都在翰林院,关系更是非比寻常.邓文原升任翰林应奉,翰林修撰,袁桷都有贺诗;文原生日,袁桷赋诗《寿善之》; 袁桷外出旅行,时常写信赋诗给邓文原,如《抵沧州先简善之应奉》,《客中端午简善之》;文原回家乡,袁桷作《善之佥事兄南归述怀百韵》;袁桷秩满归家后也和邓文原有接触,袁桷给王构的一封信似乎就是邓文原代为传递的.
后生晚辈
袁桷是当时四明地位显赫的人物,他的祖业也非常丰厚,故他来扶持后生晚辈应是分内之事.
董复礼(1294-1326):字秉彝,奉化(今浙江奉化)人.泰定三年卒,年三十三.
董复礼是 袁桷的同乡,黄溍称:"故翰林侍讲学士袁公甚器重之(董复礼),其父晚得末疾,老母,弱弟,姊妹之未有家者,居处,服食,婚嫁之须一资于秉彝,而后具."全祖望称:"元之初,大有文名于时者曰董复礼,淸容先生所最倾挹者也."袁桷与董复礼相差28岁,袁桷应是以长辈的身份,培养,资助家乡优秀而贫苦的后生晚辈.董复礼后来因读书过于勤勉,积劳成疾,英年早逝, 袁桷以及其他的乡人帮助董家料理后事.
王厚孙(1300-1376)字叔载,晚号遂初老人,鄞县(今浙江鄞县)人,王应麟之孙.历郡学训导,直学,迁象山教谕,梓行祖父王应麟遗书,又续成袁桷《延佑四明志》,调浦江教谕,辞归养母,福建分省除为儒学副提举,不赴.
王厚孙是王应麟的孙子, 袁桷是王应麟的弟子,故王厚孙比 袁桷低一辈.王厚孙在撰写《延佑四明志》之时,与 袁桷合作甚为融洽,后 袁桷因女儿亡故而退出,厚孙又接替 袁桷主编之职. 袁桷在归里期间,常常与王厚孙,董复礼,噩上人等人切磋诗文,留有《王叔载以江梅有佳实托根桃李场为韵见怡因次其韵》,《董生噩上人用叔载韵见贻再次》.
僧人
和 袁桷交好的僧人有圆至,商隐,昌上人,噩上人,砥平石长老,德芬,妙明,日温等,圆至在前文已提,不再赘述.
商隐,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字商隐,为龙山永乐寺僧.商隐与袁桷为同乡,曾一同参见过玉几山育王寺的横川和尚.他们还经常在一起切磋诗艺,袁桷曾作《述怀次韵商隐长老三首》,《次韵商隐长老三首》等.《跋袁学士诗后》载:"此六诗袁文清公为商隐师作也.元之盛际,文清(袁桷)以学问辞章名震天下,而斥言只字,人视之如圭璋珠贝,愿一睹之而不可得.然独于商隐无所爱吝,如此则商隐必有大过人者."19从中可见,两人友谊之深.
昌上人:鄮山人,是袁桷同乡,他们很有可能在家乡就认识.虞集称:"(昌上人)历游诸方,独为此惧,乃考禅宗传流血脉之的,上溯六祖继明教嵩之谱,尽以为图.怀以来京师,思有以振之,然知其不可,而遽去."昌上人曾作一个禅宗的谱系图,希望到京师得到世人认可,没有成功.在大都时,昌上人与 袁桷,虞集,杨载有诗文往来,袁桷曾作《赠昌上人》,《昌上人游京师欲言禅林弊事甫入国门若使之去者昌余里人幼岁留吴东郡遗老及颍秀自异者多处其地以余所识闻若承天了天平恩穹隆林开元茂皆可依止遂各一诗以问讯虎丘永从游尤久闻其谢世末为一章以悼》,《送昌上人》.昌上人打算离京后,回到苏州, 袁桷可能将昌上人介绍到自己熟悉的寺院.
噩上人:鄞县附近寺院的僧人,他主要在 袁桷致仕归乡后,才和 袁桷熟悉起来.他的年龄应比 袁桷小,可以算作 袁桷的晚辈, 袁桷曾说:"余老矣,(噩)上人当勉之,投闲谢事,愿相与过从,将复见于雪窦玉几诸山斯幸矣卷." 雪窦玉几诸山中有一些著名的诗僧,袁桷在此对噩上人寄寓了厚望.噩上人可能与鄞县的王厚孙,董复礼关系也很好, 袁桷就曾作《董生噩上人以叔载(王厚孙)韵见贻再次韵》等.
砥平石:大概是鄞县附近寺院的僧人,他所在的寺院有双峰祠堂,供奉 袁桷曾祖父袁韶, 袁桷应该不时去拜祭. 袁桷视砥平石为自己的老师,言:"恩师高住湖边寺,清夏菱花阅锦波."俩人不时有诗文往来,袁桷曾作《寄砥长老》,《髫齓侍诸父拜双峰祠堂未尝敢有题咏二十年来接武于玉堂瀛州霜露之思缺然有靦近闻石长老兴废补仆光绍前闻遂述旧怀为六诗且申叹仰》,《次韵砥平石》,《次韵砥平石五首》等.
2,大都期间
袁桷在大德六年入大都为官,除了几次短期还里,以及四次随元帝赴上都避暑,绝大部分时间都在大都度过,大约有二十年左右.在大都 袁桷主要接触的人群是他的同僚,时而也会与道士有所往来.
同僚
袁桷是南人中仕途比较顺利的一员,从翰林国史院检阅官一路升为翰林侍 讲学士,这和他良好的人际关系分不开的.
常言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袁桷是南士,又是馆阁之臣,他的交际圈一般也不外乎和他身份相近的同僚.在元代翰林院,集贤院等部门,工作比较清闲,基本不参与国家具体问题的决策.这些官员们经常聚在一起,赏景,对酌,吟诗,作画.
长者
阎复(1236-1312)字子静,号静轩,又号静斋,静山,高唐(今属山东)人.初依东平严实,为御史掾.世祖至元八年(1271)得王磐荐,为翰林应奉,至元十六年迁翰林直学士,进侍讲,二十三年升翰林学士,二十八年出为浙西肃政廉访使,因撰桑哥辅政碑文,免职.成宗立,召为集贤学士.大德元年(1297年),为翰林学士,大德四年拜翰林学士承旨,十一年请归老.皇庆元年卒.
袁桷于大德六年任翰林国史院检阅官,此时阎复任翰林学士承旨.袁桷因起草《进五朝实录表》,受到阎复赏识,升应奉翰林文字,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 袁桷曾说:"大德癸卯,桷以太史属,事承旨阎先生于翰林.先生色壮,慎许可,待院属必面质其长,质之而犹以为疑也,卒询于尝往还,以考其词学焉.桷入院五日,先生召堂上曰:'子能为制诰乎 '桷谢不敏.顷之,出片纸,令试制草,即具稿以进.阅一月,将登车,辄命撰庙学诏,如汉诏令体.冬十月,大会院属,令拟进五朝实录表,桷得预拟焉.先生始察而奖之,即署为应奉文字."由上述材料可知, 袁桷的确是凭借个人的才能得到阎复赏识,之后 袁桷也很感激 袁桷的知遇之恩,袁桷曾写过《谢阎学士》,《寿阎承旨》,《翰林学士承旨永国阎文康公神道碑铭》,《追封永国公谥文康制》等篇.
王构(1245—1310)字肯堂,号瓠山,东平(今属山东)人.年二十,以词赋中选,为东平行台掌书记.至元十一年授翰林编修.宋亡,奉旨至杭取图籍,礼器仪仗等至京,迁应奉翰林文字,升修撰.丞相和礼霍孙执政,参与谋划.世祖时官至翰林侍讲学士.成宗即位,升学士,与修实录,书成,参议中书省事,反对搜括田赋.以疾归东平,后起为济南路总管.武宗立,拜翰林学士承旨,至大三年卒.
王构是一位很亲南士的北方汉人,至元十三年,王构入江南保护了南宋皇家的图籍与礼器等,他还注意搜访南方的贤士.王构这种对南士的态度在当时北方官吏中是比较少见的,因此,袁桷自然会对王构很有亲切感.在《宋元尺牍》中有一封袁桷给承旨大参公的信,很有可能是写给王构的.在信中袁桷自称门生,云:"得辱甄拔为门下走吏,使之操笔执简,铺张文明之盛,当不至上负知遇,区区之私,纸尽而情愈长,惟相公矜念焉."此时,很有袁桷可能因官职任期已满而归家,希望王构推荐给他一个职务,即使是王构的"门下走吏"也可以. 袁桷后来复出,很有可能是王构举荐之功.
除了书信, 袁桷和王构还有诗文往来,在《清容居士集》中有《天禄砚滴歌(为瓠山参议作)》,《饯王参议以风帆目力短江空岁年晚为韵》,《谢王参议送练春红二枝》,《次韵酬王参议》,《寄王参议》,《泊支家口望瓠山仅一舍复寄》,王构去世后,其子王士熙又委托 袁桷写墓志铭.王士熙与 袁桷也为好朋友,两人诗文唱和更是频繁.
同辈
虞集(1272-1348)字伯生,号邵庵,抚州崇仁(今江西抚州)人.早从吴澄游,大德六年荐授大都路学教授,历国子助教,博士,改太常博士,迁集贤修撰,除翰林待制,丁忧归.泰定元年召为国子司业,升秘书少监,拜翰林直学士.文宗立,除奎章阁侍书学士,领修《经世大典》,文宗崩,谢病归.至正八年卒,年七十七.
袁桷在大德七年认识虞集,从此两人结为莫逆之交,虞集的行状称:"时前代故家子弟仕于朝者不数人,公与四明袁公伯长最厚,尽交友之义."虞,杨,范,揭是元代诗文四大家,其中虞即是虞集,而袁桷在世之时,虞集的政治地位和文坛地位都不及袁桷.两人相同的南方背景与身处馆阁的环境,将两人的关系拉近.虞集对道教很感兴趣, 袁桷也喜欢结交道士,两人与吴全节,祝玄衍,张雨都保持良好的关系.袁桷和虞集之弟虞盘也是朋友,桷曾去虞盘家观赏墨宝.
从两人的文集中,可以找到他们交往的一些佐证.延佑三年,诏命虞集祭祀山川,在此期间袁桷赋诗《送虞伯生降香还蜀省亲》,《再次韵》,《三次韵》;虞集将其居所命名为邵庵,袁桷作《邵庵记》以贺;新帝登基,散朝后袁桷作诗给虞集,虞集作《兴圣宫朝退次韵袁伯长见贻》回复;袁桷,虞集与道士祝玄衍有交往,袁桷作《雪中招虞伯生祝丹阳》,《次韵虞伯生题祝丹阳道士摹九歌图》可为之证明.
贡奎(1269-1329)字仲章,号云林,宣城(今安徽宣城)人.以文学为池州斋山书院山长,历太常奉礼郎,翰林应奉,延佑除江西儒学提督,迁翰林待制,辞归养母,泰定中起为集贤直学士.天历二年卒,年六十一岁.
贡奎与 袁桷私交很好,两人诗文唱和遗留极多.他们应该是经常结伴旅行,在《清容居士集》中,存在如下诗篇:《次韵仲章蔡村阻风》,《次韵仲章杜门》,《别仲章》,《泊贯州次韵仲章》,《仲章与余连舟而行仲章指画皆不在人后夜泊甲马营余舟适先至仲章有诗曰以奉戏》,《次韵仲章过陈氏城南书隠十韵》,《次韵仲章游南城二首》,《次韵仲章游长春》,《次韵仲章舟中思南湖》,《再次韵》,《次韵仲章过彭城》,他们具体在何时何地写下这些诗文,已经很难考证了,可以肯定的是一次他们曾经一起乘船南下,在途中分手,一个向宣城方向去,一个回鄞县.
他们在大都也经常聚在一起,根据 袁桷的《同复初功远饮仲章家观芍药分韵得一字》,《秋泉德生仲章梅叔章周仪之皆次余韵题庐山图再次韵以谢》可知,他们在一起饮酒,观花,题画,作诗,过着闲适的文士生活.
王克敬(1275-1335)字叔能,大宁人.泰定初累官绍兴路总官,擢江西宪副,转两浙盐运使,升湖南宪使,调海漕万户,入为中书参议,历辽阳参政,南台侍御使,迁淮东宪使,所至皆有政绩.召为吏部尚书,中道坠马,养疾吴中,元统初起为江浙参政,寻致仕,后至元元年卒,年六十一,谥文肃.
袁桷与王克敬很早就认识,袁桷称:"桷与北京王叔能交几二十年."应该在袁桷入仕之初就与之相识(因为袁桷为官二十年左右). 袁桷在《送王叔能守会稽序》中回忆两人同朝议论政事一段:"(英宗)下诏天下命御史台,枢密,翰林,集贤议,桷时得预末席,叔能首言江南两税……",不久王克敬被委任到会稽为官,袁桷作序相送.王克敬在会稽时经常召集文人墨客评画作诗,纵情山水,结成了一些诗集, 袁桷也为这些诗卷作序,如《蓬莱阁诗序》,《云冈图(为王叔能作)》,《题云冈图诗卷》等.
马祖常(1279-1338)字伯庸,雍古人,寓光州(今属河南),延佑二年右榜进士第二,授翰林应奉,擢监察御史,至治间,累迁翰林待制,泰定元年除典宝少监,历太子左赞善,翰林直学士,拜礼部尚书,至顺元年,参议中书省事,累迁南台中丞.顺帝立,除徽政院同知兼知经筵事,改御史中丞.后至元四年卒,年六十.谥文贞.有《石田文集》十五卷.
王士熙字继学,东平(今属山东)人,王构长子,至治初为翰林待制,泰定四年累官中书参政,文宗立,流远州,明年放还乡里.顺帝即位,起为江东廉访使,后至元二年迁南台御史,至正二年升南台中丞,未几卒,有《王陌庵诗集》二卷.
马祖常,王士熙一个是色目人, 一个是北方汉人,年龄上都较 袁桷小十几岁,在延佑,至治两朝时,官职较 袁桷低,但后来他们在政治上的发展都比较好,受到重用.在《清容居士集》中有很多袁桷与马祖常,王士熙唱酬的诗文.
至治元年,袁桷为集贤直学士,王士熙是翰林待制,他们一起随驾去开平,在上都又住在同邸.《大雨醉歌(寄王待制)》载:"南邻王学士,闭门把卷工."在开平的一百零五天,袁桷写了《次韵继学途中竹枝词》,《四月廿一日与继学同出建德门而伯庸以是日入都城作诗寄之》,《次韵继学》,《次韵继学竹枝诗宛转词四首》等诗篇.袁桷是由王构提拔上来的,王士熙是王构的长子,袁桷对他更是不同于其他僚属.至治元年,王构归葬东平,王士熙求袁桷为其父作墓志铭,袁桷欣然答应.王士熙赴河南为官,袁桷作诗《送王继学御史分司汴省》相送.
马祖常是一个汉化很深的色目人,他与许多汉族文士关系很好, 袁桷和他的诗文往来也较多.袁桷自称"皇庆初桷得交(祖常)于京师."后来,马祖常中进士,与 袁桷同朝为官.马祖常上过一篇奏疏《举翰林待制 袁桷等》,这可能是他任监察御史时保举 袁桷及其他官员.马祖常在翰林时,和 袁桷,王士熙在一起的机会很多,马祖常曾写过《伯长内翰与继学内翰联句赋画松诗清壮伟丽备体诸家祖常实不能及后尘也乃作诗美之焉》,《春思调王修撰袁待制》等,收于《石田文集》;虞集的《道园遗稿》中有《待祀西岳会袁伯长王继学马伯庸三学士二首》; 袁桷也曾写过《次韵马伯庸春思兼简继学二首》,《送王继学修撰马伯庸应奉分院上都二首》,《寄上都子贞伯庸继学三学士》,《次韵继学伯庸上都见寄》.马祖常父亲马润的神道碑是由袁桷撰写的.至治三年八月,马祖常,袁桷,虞集,邓文原同赴上都,八月五日,铁失杀英宗,拜住,袁桷一行只好在半途中回返,不久之后袁桷就致仕归家.
范梈(1272—1330)字亨父,又字德机,清江(今属江西)人.年三十六游京师,以荐充翰林编修,出为海北宪司知事,迁江西宪,入为翰林应奉,改闽海宪司知事,移疾归.天历二年授岭北宪司经历,以养母辞不赴.至顺元年卒.
揭傒斯(1274-1344)字曼硕,丰城人(今江西丰城).少以文名,游京师,延佑元年授翰林编修,进应奉.文宗立奎章阁,擢授经郎,升艺文监丞.后至元元年迁翰林待制,历集贤,翰林二院直学士,至正二年升翰林侍讲,四年卒.
杨载(1271-1323)字仲弘,钱塘(今浙江杭州)人.荐授翰林编修,与修武宗实录,延佑二年登进士第,授浮梁州同知,进宁国路推官,未上.至治三年卒,年五十三.工诗,有《杨仲弘诗集》八卷.
范梈,揭傒斯,杨载是元朝文学四大家之三,他们都比袁桷小,当时的官职较 袁桷低,因为他们的才华出众, 袁桷和他们有诗文往来.
三者中杨载和 袁桷唱和诗文较多,在《杨仲弘诗集》中,有《次韵袁伯长》,《送伯长扈驾》,在《皇元风雅前集》中,有《题邓善之袁伯长诸大史》,《寄袁伯长》,《次韵伯长待制》等作品.袁桷还为范梈,揭傒斯的诗集写过《读范德机东坊稿》,《题揭曼硕诗卷》等.袁桷曾作《送范德机序》,赞扬范梈的为人与文章.
柳贯(1270-1342)字道传,号乌蜀山人,浦江(今浙江浦江)人.受经于金履祥,学文于方凤,大德四年任江山教谕,至大初迁昌国州学正,延佑六年,除国子助教,升博士 ,泰定元年迁太常博士,三年出为江西儒学提举,秩满归.至正元年起为翰林待制,明年卒,年七十三.门人私谥曰文肃.
袁桷在元贞元年任丽泽书院的山长,此时柳贯也在丽泽书院学习,与袁桷结下深厚的师友之情.柳贯称:"贯昔逾冠,承公教指,丽泽堂筵,句章客寄,亲仁观德,赖废蒙鄙,继踵登朝,幸联班尾,月夕风晨,倾壶寘簋,进之席间,引以自比,洎佐成均,公尤助喜,乃俾介嗣,亲予讲肄,予何能淑,以承公意."柳贯入朝为官后,和袁桷也多有来往.
除了上述几位, 袁桷还和元明善,张养浩,李之绍,田衍,文矩,许松,周天凤等人,有文字往来.
元明善(1269—1322)字复初,大名清河(今河北大名)人.弱冠游吴中,有文名,荐安丰,建康两路学正,历行院令史,江西省掾,累迁中书左曹掾,坐诬免.仁宗居潜邸,选为太子文学,仁宗继位,迁翰林待制,历升直学士,侍讲学士,改礼部尚书,迁翰林侍读,出为湖广参政.英宗立,授翰林学士,至治二年卒.
元明善在仁宗,英宗时曾是袁桷的上级, 袁桷对他很尊敬,在《清容居士集》中,有《次韵元复初春思三首》,《同复初功远饮仲章家观芍药分韵得一字》,《次韵元复初简危公远》存留, 袁桷还撰写了元朝嘉奖元明善的《赠二代制》诏书. 袁桷曾请元明善撰写 袁桷母亲史棣卿的墓志铭.
张养浩(1270——1329)字希孟,号云庄,济南历城(今属山东)人.辟礼部令史,选授堂邑县尹,至大间入为监察御史,以直言忤时相,罢职.仁宗立,召为左司都事,累迁礼部尚书.英宗立,改中书参议,未几辞归养亲.
张养浩是北方汉人,是一名很有能力的官吏,他的职务比袁桷重要,较有实权,但 袁桷和他相处得很好. 袁桷有一首诗《寄张希孟内翰》似乎是至大年间,张养浩罢职归家,袁桷也赋闲在家时所作,表达了"惺惺惜惺惺"之意.后来张养浩复职,两人关系更为密切.
李之绍,字伯宗,号果斋,东平平阴(今属山东)人.大德七年,袁桷刚入翰林院时就与李之绍熟识,视其为友,并通过李之绍叙表其事,撰写《书定兴王成之坟台记后》.延佑六年两人同赴上都,在此期间唱和许多诗篇,收于《开平第二集》.
田衍(1258-1313)字师孟,彰德(今河南安阳)人.以才选为中书掾,累迁刑部员外郎,出为河间盐运副使,终知河间府.在《清容居士集》中,有《次韵田师孟咏牡丹》,《次韵师孟西曹即事兼简子贞仪曹二首》两首诗.
文矩,字子方,长沙(今湖南长沙)人.至治元年奉使安南,还进太常院判,至治三年卒.袁桷和文矩相熟应在延佑六年文矩任翰林修撰时,至治元年文矩奉使安南,临行前袁桷作《送文子方使安南序》,文矩回来后袁桷作《文子方出使安南行记序》,后来文矩调官云南,袁桷又作《龙尾歌》相送.
许松(1252-1323)字世茂,南康(今属江西)人,至大元年累迁潭州榷茶副使,延佑五年除婺源州判官,至治二年升乐平州同知,明年卒,年七十二.根据袁桷撰写的《同知乐平州事许世茂墓志铭》,袁桷在大德七年与许松相识,可能通过虞集介绍,虞和许祖籍都是四川. 袁桷对许松的德行甚为钦佩,遂结为好友.后来在至大元年和至治二年, 袁桷两次见到了许松,在至大二年 袁桷与翰林直学士曹元用共署荐许松为湖广提举儒学,似乎未果.
周天凤(1264-1329)字仪之,武宁(今属江西)人,历官分宜县丞,抚州路平准行用库提领,光泽县尹,建阳县尹,终泉州路推官.周天凤是地方官,可能是进京述职和 袁桷相识,袁桷称:"分宜丞天凤来京师桷与之游."周天凤对前朝历史典故也很感兴趣,和 袁桷一起探寻原委.他和当时大都的文士们都很熟悉,在 袁桷的作品中有《三次韵酬仪之伯生(虞集)十首》,《秋泉德生仲章(贡奎)梅叔章周仪之皆次余韵题庐山图再次韵以谢》等. 袁桷还为周天凤之姊作墓志铭.
郑潜庵是 袁桷在翰林院时的同僚,后除江西儒学使.他们都是南宋故家子弟,"桷以外舅秘阁公叙宗盟于相府,事契弥相厚也."袁桷为之作《九华台赋》,《书郑潜庵李商隐诗选》,《寿郑潜庵》等.
拜住(1298-1323)元蒙古札剌儿氏,安童孙.至大二年(1309),袭为宿卫长.延佑二年(1315)任太常礼仪院使.七年,英宗即位,任中书平章政事,率卫士擒斩徽政使失烈门等.后进左丞相,与右丞相铁木迭儿对抗.至治二年(1322)铁木迭儿死,继任右丞相,穷治铁木迭儿党,助英宗改革朝政,起用汉人儒臣,裁减冗官,颁布《大元通制》.次年,随英宗自上都南返,行至南坡,铁木迭儿余党御史大夫铁失等发动政变,与英宗同时被杀.
英宗与拜住进行儒化改革, 袁桷也因此得到重用.关于袁桷与拜住的交往情况,见前一节《袁桷的政治生涯》.
晚辈
袁桷在朝中结识的后生晚辈包括袁桷任考官时选拔的举子, 袁桷推荐的人才及从 袁桷游者.
苏天爵(1294-1352)字伯修,真定(今属河北)人,苏志道之子.至顺三年累官南台御史,治疑狱有声,入为奎章阁授经郎,改监察御史,累迁礼部侍郎,后至元五年除淮东廉访使,累升中书参议,历湖广行省参政,西台侍御史,至正四年拜集贤侍讲,仕至江浙行省参政.至正十二年卒,年五十九岁.
苏天爵的父亲苏志道与袁桷相熟,延佑四年苏志道出为岭北行省郎中,袁桷作《苏子宁北行诗二首》相送.袁桷曾推荐苏天爵入仕.袁桷的墓志铭是苏天爵撰写的.
周权字衡之,号此山,松阳(今属浙江)人,工诗,有《此山集》四卷. 袁桷称:"括苍周君衡之,磊落湖海士也,束书来京师,以是编见贽.意度简远,议论雄深."袁桷很欣赏周权的才华,"以其才堪充馆职力荐诸朝",最后未果.两人的诗文唱和也很多.
吴善字养浩,吴全节侄.从 袁桷游,以荐授翰林编修,历太常博士,集贤待制,出为江浙儒学提举,秩满归.后至元五年卒于京师.袁桷和吴全节关系很好,吴全节将吴善托付给袁桷,代为管教.吴善最初在袁桷手下做事,任翰林编修,逐渐迁升,袁桷和他一直有诗文往来,现存《送吴养浩十首》,《度淮寄养浩》,《赠养浩编修回严陵省墓》等.
凌懋翁,字师德,安吉人(属今浙江),凌时中子,由国子生登第,授安乡县尹,历知连州,招谕诸洞,蛮酋悦服.至正间,累官翰林学士. 袁桷认识凌懋翁时,他还是一名国子监学生,他们都是浙江人,比较容易熟识,袁桷作《书凌生功课历后》勉励凌师德.
袁桷在延佑二年,任殿试读卷官,得梁宜等;延佑四年,为大都乡试考官;延佑五年,作为殿试读卷官,得霍希贤,岑良卿等;至元元年,作为会试考官,得张纯仁,岑士贵,林定老,吴师道等;泰定三年,为江浙乡试考官.
梁宜,字彦中,号颐斋,茌平(今属山东)人.由国子伴读教授上都路,延佑二年登进士第,授邳州同知,入为国子助教,出判大名路,寻知峄州,移顺州,至正中累官礼部尚书.袁桷为之作《题进士梁宜致悫亭记后》,赞扬梁宜"悦亲有道".
霍希贤,澧州(今属湖南)人,延佑五年左榜进士第一.至治元年,霍希贤在京官秩已满,临别时,袁桷作诗《子昂逸马图》相赠,本诗后注:"通叟状元以秘书满职,言归,泊然若无营者.桷旧与殿庐详定得通叟卷,气完以充议者,争缄口.今其南归,以子昂画马求,言怆然以别,吾徒之责深缺然矣.至治元年八月二十九日,桷书."笔者将通叟状元定为霍希贤经过一番考证.从时间来说,通叟状元是至治元年以前的状元,是延佑二年,或是延佑五年的状元;从"南归"推断,他应该是一名南人.延佑二年左榜状元张绍曾是一名北人,延佑五年左榜状元是霍希贤,他是澧州(今湖南澧县)人,故推断他就是通叟状元.
岑良卿,字易直,余姚(今浙江余姚)人,延佑五年进士,累官至奎章阁学士.
岑士贵,字尚周,余姚(今浙江余姚)人.至治元年进士,任官黄岩,以揭大姓李某不法事,被毒死.
袁桷与黄彦实是好朋友,黄彦实是岑家的女婿,通过这一层关系,袁桷可能很早就了解岑氏兄弟.袁桷称:"延佑五年,岑君良卿以诗义上礼部第二,桷时为殿试读卷官,定甲乙.七年,其弟士贵贡于乡,桷以至治元年再入集贤,预校文,选词赋工者擢前列,暨拆名则士贵也."岑良卿中第后,袁桷作《赠岑易直登第归里二首》.岑士贵中举南归前,请 袁桷为其父岑翔龙作墓志铭.
吴师道(1283-1344)字正传,婺州兰溪(今属浙江)人.至治元年进士,授高邮县丞,改宁国路录事,爱民有声.后至元元年迁尹建德,入为国子助教,升博士,六馆诸士无不悦服.至正三年丁忧归,明年以礼部郎中致仕,命未下而卒,年六十二.
吴师道曾写信给 袁桷称:"今年春,以乡书上礼部,先生实考第之,而缀名选中,遂获出于先生之门.……闻(袁桷)旦夕超上京,而某亦且南还,将俟他日而卒业."表达了对 袁桷的感激之情.
道士
元朝时各种教派在社会上都很流行.道教在北方主要是全真教,在南方主要是正一道.袁桷所交往的道士主要是正一道的.
正一道又称玄教,是元代道教符箓派的统称.以江西龙虎山天师道为主体.大德八年,元廷封三十八代天师张与材为天师道教主,总领龙虎山,閤皂山,茅山三山符箓.
和 袁桷交往的道士有张留孙,张雨,黄石翁,吴全节,危功远,薛玄曦,赵嗣祺等.
张留孙(1248-1321)字师汉,信州贵溪(今属江西)人,早入龙虎山为道,宋亡,从张宗演入觐,至元十五年受玄教宗师,大德中加号大宗师 ,武宗立升大真人,知集贤院事.至治元年卒.
张留孙在元廷很受重视,地位很高,袁桷作为后生晚辈及下属对他都极为尊重.张留孙每次从大都回龙虎山,袁桷都会作诗文以送行,如《送张上卿》,《送张上卿燎黄上冢》,《天师留公返真空洞歌步虚词十章以导游》等.张留孙去世,袁桷为之写家传,道行碑,祭文等.
吴全节(1269-1346)字成季,号闲闲,又号看云道士,饶州安仁(今江西余江)人,年十三学道于龙虎山,至元二十四年至大都,从玄教宗师张留孙入觐,大德十一年授玄教嗣师,至治元年张留孙卒,二年吴全节制授玄教大宗师,崇文弘道玄德真人,统摄江淮荆襄道教,知集贤院道教事.至正六年卒,年七十八.
吴全节虽然身为道士,但很有文才,喜欢作诗,他的年龄和袁桷相仿,故两人交往甚为投机.吴全节经常求袁桷写文章,至大二年吴全节父母受封赠,袁桷作《饶州安仁县柳侯庙碑》;延佑元年,袁桷为吴全节作《吴饶公制书跋》,同年,吴全节父母八十寿辰,袁桷赋诗相赠;延佑二年, 袁桷作《特进上卿玄教大宗师吴公画像赞》;延佑六年,袁桷,吴全节共赴上都,全节之父去世, 袁桷为之作行状,祭文.其他没有年代可考的诗文还有很多,在此不再详列.
张雨(1283—1350)字伯雨,号贞居子,又号句曲外史,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为道士于茅山,主持西湖福贞观,延佑七年居开元宫,历主茅山崇寿观,元福宫,后至元二年归杭,至正二年提点开元宫,十年卒.
据《句曲外史张伯雨墓志铭》载:张雨来大都后,"一时贤士大夫若浦城杨仲弘,四明袁伯长,蜀郡虞伯生,争与为友,愿留京师."张雨在吴全节处作诗而声名鹊起, 袁桷曾和诗《次韵张伯雨梅花岛》,还作过《寄张伯雨道士兼简邓庆长二首》,《句曲山迎真送真词二章》等诗篇.
薛玄曦(1289-1345)字玄卿,号上清外史,师事张留孙,吴全节.延佑四年,提举大都万寿宫,升提点上都万寿宫,泰定三年辞归龙虎山.至正三年任佑圣观住持兼领杭州诸宫观,五年卒,年五十七岁.
薛玄曦是张留孙,吴全节的徒弟,和袁桷的关系自然会不错.在《清容居士集》中,有《送薛玄卿归吴予时有上京之行》,《小领水亭记》,《以刘士先子墨赠薛玄卿》等诗文.
黄石翁,字可玉,号狷叟,又号松瀑,道士,好学 博闻,士大夫多从游.卒年近六十.黄石翁与袁桷都喜欢收集古字画,很可能经常在一起切磋鉴赏技艺.黄石翁生于儒学世家,只是因为"少多疾,父母强使为道士",故他的学问也不错,和 袁桷很谈得来. 袁桷曾作《次韵黄松瀑自广信见寄》,《次韵黄可玉古墨行》等,后来黄石翁去世, 袁桷撰写《黄可玉哀辞》悼念他.
危功远应是一名正一道士,他会吟诗作画,在大都与士大夫交往,和袁桷,赵孟頫,贡奎,元明善等都是朋友.袁桷曾作《题危功远山水》,《送危功远三首》,《次韵危功远道士二首》,《同复初功远饮仲章家观芍药分韵得一字》,《次韵元复初简危公远》,贡奎曾作《扬州赠危功远》.危公远最后在大都去世, 袁桷作《祭危功远》《危功远道士挽辞》,赵孟頫作《挽道士危功远》.
画家
袁桷本人未必善于做画,但他对鉴赏和收藏字画很感兴趣.《宝绘录》卷十三《袁清容集四大家》介绍了 袁桷与赵孟頫,黄公望,王蒙,倪瓒的金石之交.赵孟頫前文已有介绍,故不再重复.
黄公望(1269-1354)字子久,号大痴,又号一峰,本常熟陆氏子,名坚,幼出继为永嘉黄氏.天资孤高,博学强记,元贞初辟为浙西宪司掾,以事罢.延佑中游京师,为御史台察院掾,忤权豪下狱,得出,遂不复仕,寓居松江,往来钱塘,吴中.工画山水,宗董源,巨然,而运思落笔,出人意表,自成一家.至正十四年卒,年八十六.
王蒙( -1385)字叔明,湖州人,王国器子,赵孟頫外孙.工画山水,兼善人物.元末官理问,避兵隐仁和之黄鹤山,自号黄鹤山樵.入明起为泰安州知州,胡惟庸案兴,蒙坐与惟庸有交,下狱,洪武十八年卒.
倪瓒(1301-1374)初名珽,号云林,无锡人.清资玉立,有洁癖.家富饶,读书清閟阁中,不问世事.元末弃家业,泛舟五湖三泖间,兴至则捉笔写溪山竹石,偶流于市,人争贸之.诗亦雅淡有理致,为画名所掩.明洪武七年卒,年七十四岁.
《袁清容集四大家》是四位画家所写的题跋,道明做画原委,简要地介绍了他们与 袁桷的交往情况.赵孟頫与 袁桷在青年时代就相熟,求画自然不再话下.王蒙是孟頫外孙,以袁桷为尊长,也会为 袁桷做画.黄公望曾在京师做过官,和 袁桷也应该相识,又因 袁桷有收藏唐宋名人真迹之癖,也算志同而道合. 袁桷和倪瓒似乎不太熟悉,倪瓒称"先生( 袁桷)为时名卿,令闻广誉,博雅好古",故而为之做画.
3,袁桷交游评价
袁桷的社会网络很有特点.首先,他是一名南士,他在南方时就结交了一批故人子弟,同辈好友,这些人中后来出来做官的并不多,有一些做了地方的教授,学正之类的官职,有的干脆家居不仕,自称处士.另外,他是一名元朝的官员,他的社会网络中占主体地位的是他的同僚,权贵,这一群人中虽然不乏北人,但仍是南人居多.袁桷在仁宗,英宗朝比较受重视,担当几次科举考试的考官,那些登第的试子日后与他保持密切的关系. 袁桷和许多正一道士的关系也很好,这可能因为正一道发源于江西,南方人与南方人之间自然会亲近一些.袁桷同时还和一些禅宗僧人有联系,这些人大约是四明附近寺院的主持或高僧.
袁桷一生仍有许多缺憾.在朝中,他没有真正的四明同乡,虽然也有许多南方同僚与袁桷为友,缺少乡情乡谊终究是一件憾事.袁桷不是科举出身,而是被推荐为官的,袁桷的交友中自然也不会有科举同年,在科举时代,那些科举同年们关系大多非常密切,自成一体.袁桷出生于南宋世家大族之家,骨子里对家世自然十分看重,但放眼望去,满朝的官员与 袁桷家世相匹者并不多.以上三点使 袁桷几乎不属于任何一个小团体,而只是一个孤独的南士,虽时常与同僚诗文唱和,但心中孤立无属的感觉必然十分难受.在家里, 袁桷也是一个很寂寞的人.他的妻子在大德二年(1298)去世,他那时三十三岁,之后他没有续弦,也没有纳妾;他的子女都留在四明老家,直到延佑五年(1318)他身体不适时,他的儿子袁瑾才来到大都服侍他.袁桷似乎在刻意地营造着一种孤独的意境,在这种环境中求学,问道,修身,养性.
四,结语
袁桷的一生很平淡.他本想在学术上有所造就,政治上建功立业,最后都不了了之,内心的痛苦自不必说.他交友很多,多为文字之交,淡淡如水;在生活上,他本人又异常孤独,他却享受其中,毫无苦意.年少气盛,意气英发的袁桷,经过二十几年的仕宦生涯,疲劳,厌倦地回归故里.他已是垂垂老者,功名利禄都成为过眼云烟,只想安心的做一些考据工作,可当地繁琐的事务还是不断地叨扰他,使其不得安宁,在归隐的第四年 袁桷病逝家中.
元朝在中央做官的南士们本身就是一个被人冷落,倍感孤独的团体.他们的人数相对于蒙古人,色目人,北方汉人来说,如此之少.他们所担任的官职大多是清闲而无关要紧的.他们的交际范围也十分有限,很多蒙古人,色目人,北方汉人都耻于与南士来往,只有少数的开明人士出入南人团体.在这样的境遇下,南方官僚内心总会有被压抑的感觉,但他们无处泄愤,最大的可能是习惯成自然,对不公平视若无睹,充耳不闻.袁桷在未出仕之前,就已经做好了长期孤军奋战的准备,他有足够的耐力来忍受孤单与寂寞,最后他还是赢得了胜利,得到了异族皇帝与丞相的垂青.更多的南士也在拼命地忍耐,忍耐,可他们运气不好,只能在卑微的职位上度过漫漫余生.
附:袁桷事迹编年

至元三年 南宋咸淳二年 丙寅(1266)一岁
六月,袁桷出生于临安(钱塘)寓舍,七日后,其母亡故,袁桷由外祖母张夫人抚养成人.
《西山阡表》载:"桷生七日而母史夫人卒."见《清容居士集》卷三十三.(以下引该书皆简称《集》.)
《先夫人行述》载:"呜呼!桷始生之七日,已不孝罹祸于先夫人.音容永隔,无所容罪.毎侍先大夫,尝语曰:'汝生之年,岁大热,丙寅为火,协于支干,临安居民繁湫,坐地沃水,犹喘息不得止,茵席器案如执焦.汝母体素弱,一夕暴泄,辄不可药.目光已离,犹视汝在褓中,复愀然曰:桷来前.念至是,曷时可忘耶 ……夫人既卒,谢公(袁洪连襟)日迎张夫人,张夫人不肯去,泣曰:'吾一外孙,曷忍去 '卒抚字,见桷有室.……(桷母)丙寅岁冬十一月,葬于鄞县通远乡建奥之原,卒时年二十有一."见《集》卷三十三.
《外祖母张氏墓记》载:"咸淳二年丙寅夏六月,会稽夫人实生桷.甫七日洞下,遽卒.又未几,先处州病大热,垂死.咸言:不利于母,将及父.谢公愿取,己育之.处州在病,摇手不许."见《集》卷三十三.
《至正四明续志》卷二《人物·袁桷》载:"(袁桷)生于钱塘寓舍."
是年,舒岳祥五十岁,王应麟四十三岁,胡三省三十七岁,阎复三十一岁,戴表元二十三岁,王构二十二岁,史蒙卿二十岁,张留孙十九岁,程钜夫十八岁,赵与?十五岁,许松十五岁,赵孟頫十三岁,圆至十一岁,邓文原八岁,袁裒七岁,周天凤三岁.
至元四年 南宋咸淳三年 丁卯(1267)二岁
是年,黄叔雅生.
至元六年 南宋咸淳五年 己巳(1269)四岁
是年,贡奎生.
同年,元明善生.
同年,吴全节生.
至元七年 南宋咸淳六年 庚午(1270)五岁
是年,杨载生.
同年,柳贯生.
至元九年 南宋咸淳八年 壬申(1272)七岁
袁桷开始学习《诗》,《书》,《论语》,《孟子》等经书.
《忆昔三首》有诗云"七岁诵诗书,十龄学词章." 见《集》卷五 .
《立碑告墓祝文》载:"七岁,诗书语孟皆已诵习." 见《集》卷四十三.
袁洪任建康通判, 袁桷可能跟随父亲到建康.
《先大夫行述》载:"咸淳壬申,迁通判建康府."见《集》卷三十三.
是年,虞集生.
同年,范梈生.
至元十年 南宋咸淳九年 癸酉(1273)八岁
是年,黄叔英生.
至元十一年 南宋咸淳十年 甲戌(1274)九岁
父袁洪不准袁桷受荫,而让荫给兄子.可能当时宋朝国势日蹙,袁洪对仕途已经灰心,故不想让袁桷蒙荫.
《立碑告墓祝文》载:"甲戌岁,先公升员郎,法当从是进秩,且得以官其子,先公正色曰:我即死,官亦不以与."见《集》卷四十三.
是年,参见父友吴允文.
《哀兰操》载:"盱江吴允文,咸淳末与家君同佐江东幕府.……桷九岁时尝拜允文于家君坐上."见《集》卷二.
是年,揭傒斯生.
至元十二年 南宋德佑元年 乙亥(1275)十岁
袁桷开始学习作词章.
《忆昔三首》载:"十龄学词章" 见《集》卷五.
二月,文天祥起兵勤王.见《宋史》卷四百一十八《文天祥传》.
是月,元军入建康,袁洪逃回临安.
《先大夫行述》载:"(乙亥)二月……公不得已,微服间道归临安."见《集》卷三十三.
桷未婚妻郑氏与桷先有婚约,逢兵荒马乱之际,郑氏父母双亡,故提前来到袁家.
《亡妻郑氏事状》载:"乙亥兵难作,先处州以其遗言谋于其宗长,始归于我.于时,袁宗犹完盛,先庙祭祀,娣姒林立,能卑顺尽礼,朔望承问,无缺怠.事桷外祖母张夫人,甘柔凉燠,调适以宜."见《集》卷三十三.
岁末,元军攻临安,南宋朝廷遣使请和.
是年,王克敬生.
至元十三年 南宋德佑二年 丙子(1276)十一岁
正月,南宋朝廷奉玺降元.二月,元军入临安.
元军入四明,袁洪谒见元军元帅张弘范,请止滥杀无辜.
《先大夫行述》载:"时张元帅督师将征南,命招讨使王世强围捕鞫实,公儒服立庭戺见.……帅引问之故,公言:'安反侧定新国,当绝告讦罗织'."见《集》卷三十三.
至元十四年 南宋景炎二年 丁丑(1277)十二岁
袁桷从学于王应麟.
孔齐《至正直记》卷四《四明厚斋》载:"四明王厚斋尚书好博学,……,国初袁伯长,孔明远,史果斋,尝登门请教者惟三人焉.明远讳昭孙,时为庆元儒学教授,时伯长方十二年,不过随众习句读已耳."
至元十五年 南宋景炎三年 戊寅(1278)十三岁
父袁洪入觐元世祖,授官,称病未仕.
《延佑四明志》卷五《人物考·袁洪》载:"至元十五年入觐,世祖皇帝召见,授朝列大夫,同知邵武路总管府事,改温州,并以疾作辞."
袁桷从学于戴表元.
《祭戴先生》载:"先生之识,成于髫年.失仕以归,素业永捐.篝灯蓬发,支笻耸肩.抉拾天巧,落其华妍.视云在山,散为飞泉.戊寅之秋,愚騃无肖,承先子之命,以奉洒扫."见《集》卷四十三.
是年,郑奕夫生.
至元十六年 南宋祥兴二年 己卯(1279)十四岁
二月,宋元海军在崖山激战,宋军败,陆秀夫负幼帝跳海,至此南宋彻底覆灭.
袁桷与族叔袁裒要好,议论家族之事,后袁裒家失火,袁裒家移居鄞县南城,与袁桷联系更为密切.
《海盐州儒学教授袁府君墓表》载:"至元十五六年间,故家犹亡恙.海盐(袁裒)时年二十,桷年十四五,私相议曰:宦族久当圮,宜蕲为传远计.未几,正献(袁爕)宅火,留城南.遂各尽昼夜,浚源钩思,探索幽隐,以黜陈辞为己任,考闽蜀东浙永嘉湖南江西之儒先,合其异同,不在于贵耳.杂书袭讹,辑言行者尊之,吾与子所当辨更."见《集》卷三十.
袁桷喜爱听诸老旧事,乡先生应文炜常语之.
《书史忠定王贷钱劵后》载:"桷年十三四时,有乡先生应君文炜,年八十余,善谈论乾淳诸老旧事,为桷言外髙祖忠定越王未第时,僦富民钱氏坊,以养越国夫人洪氏."见《集》卷四十八.
是年,马祖常生.
至元十九年 壬午(1282)十七岁
文天祥就义于元大都.见《宋史》四百一十八《文天祥传》.
袁桷到奉化,访浙西提点刑狱陈户部家,结识陈贵白及其子.
《陈士直墓志铭》载:"壬午岁,余过奉化,入其里居,拜戸部夫人于堂下,退揖贵白甫于宾,次识二子焉."见《集》卷二十八.
按陈皓伯(1243-1319)字贵白,奉化人,不求仕进,乡人尊之为海阴先生.延佑六年卒.
至元二十年 癸未(1283)十八岁
桷早岁爱江西诗派,后渐以汉唐为师,诗风改变.
《题楼生诗集》载:"壬午癸未岁余始悔悟,海阴(陈皓伯)讥之曰:'自言学术有悟门,不谓师承废于是.'"见《集》卷四十九.
至元二十一年 甲申(1284)十九岁
胡三省至鄞县,访袁洪.
全祖望《鲒埼亭集外编》卷十八《胡梅礀藏书窖记》载:"梅礀以甲申至鄞,淸容谓其日手钞定注.已丑寇作,以书藏窖中得免.当是时,深宁王公方作通鉴答问,及通鉴地理释,亦居南湖,而淸容其弟子也.顾疑梅礀是书未尝与深宁商榷."
《祭胡梅涧先生》载:"甲申之岁,先生出峡,访先子于城南."见《集》卷四十三
按胡三省,台州宁海人(今属浙江),字景参,改字身之,号梅磵(涧).宋宝佑四年进士.为慈溪尉,因忤郡守被劾去职.德佑元年(1275)因荐入贾似道军,言不获用而归,官终朝奉郎.入元隐居不仕.中进士后,即奉父命刊正伪托的海陵本刘安世《资治通鉴音义》,依陆德明《经典释文》例为广注九十七卷,著论十篇.景炎元年(1276)流亡新昌时丧失原稿,后再购他本重注,并加考异,凡纪事之本末,地名之异同,州县之建置,制度之沿革均为之注.至元二十二年(1285)完成音注《资治通鉴》,又作《通鉴释文辨误》十二卷.
袁桷学琴于瓢翁(徐天民).
《题徐天民草书》载:"甲申乙酉间,余尝受琴于瓢翁,问谱所从来,乃出韩忠献家." 见《集》卷四十九.
约为此年,戴表元为袁桷书斋命名为清容斋.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加冠礼,称弱冠.此时袁桷尚未弱冠,故推测此时袁桷为十九岁.
戴表元《剡源戴先生文集》卷二《清容斋记》载:"今夫袁生生于万石之家,而躬寒素之操,处未弱冠之年,而志丈夫之事.日取古圣贤之言味之,而学其道,而求其清焉.……道未有清而不能容,亦未有不能容而得清者也."
至元二十二年 乙酉(1285)二十岁
在鄞县
袁桷拜胡三省为师,胡三省在袁家完成《资治通鉴音注》.
《师友渊源录》载:"胡三省天台人,宝佑进士.贾相馆之,释通鉴三十年,兵难,稿三失.乙酉岁,留袁氏塾,日手抄定注."见《集》卷三十三.
约为此年, 袁桷慕赵孟頫之才,为作《导游赋》.
《导游赋》云:"陈郡袁桷家于甬之隅,足不逾域,而四方交游往复之义,亦能举其概.闻吴兴子昂赵子清名雅言,为作《导游赋》,道予所蕴,亦以见夫思其人而不可见之意."见《集》卷一.
在杭州
其年,在杭州见赵孟頫,两人相交颇洽,赵孟頫将所画的《脱鞾图》和《返棹图》示袁桷.
《书李巽伯小楷梦归赋(赵子固有跋)》载:"乙酉岁,余见今翰林承旨赵公子昂于杭.于时,爱尧章书谱,手之不释."见《集》卷五十 .
《祭赵子昂承旨》载:"乙酉之岁,定交论文.我赋孔深,公辞弥敦.俯仰三纪,获接佩履."见《集》卷四十三.
《书牟端明脱鞾图黄鲁直返棹图赞后(子昂画时守当涂所赞)》云:"念昔至元乙酉,尝从子昂承旨公于钱塘.于时,年少气锐,各欲以文墨自见.此图之作实在是岁,鳌头之兆殆表于是."见《集》卷四十七.
约为此年,袁桷取字为伯长.
戴表元《剡源戴先生文集》卷十一《袁氏子字说序》载:"袁季源命其子曰桷,复取义于殷颂,字曰伯长.余爱之,欲有以助其养也,为兹说以广之."
至元二十三年 丙戌(1286)二十一岁
程钜夫奉诏访贤江南,荐袁洪,洪称病不起.
按《延佑四明志》卷五《人物考·袁洪》载:"二十七年,侍御史程钜夫奉旨求江南贤士.征以应诏,辞不起."此处有误,程钜夫访贤江南,应在至元二十三年.见《元史》卷一百七十三《程钜夫传》.
至元二十四年 丁亥(1287)二十二岁
二月,外祖母张氏去世.
《外祖母张氏墓记》载:"(张氏)至元二十四年二月日卒,年七十有五,葬于先夫人墓左."见《集》卷三十三.
至元二十五年 戊子(1288)二十三岁
约为此年,胡三省完成《资治通鉴音注》.
《师友渊源录》载:"己丑冦作,以书(《资治通鉴音注》)藏窖中得免,定注今在家."见《集》卷三十三."寇"指至元二十六年浙东杨镇龙起事.时胡三省已经完成《资治通鉴音注》,故推测他在前一年作成.
至元二十六年 己丑(1289)二十四岁
在鄞县
正月,杨镇龙起事,波及四明,袁氏家族逃难,藏书多被烧毁,只有部分书藏于山中,得免于灾.
戴表元《剡源戴先生文集》卷三十《乙丑正月六日袁季源家遭毁次韵书闷诗》云:"邺侯家里书千架,杜老尊前屋万间.此事吾堪慰流落,迩来天亦姑穷闲.反风待祷真虚语,噀雨无方自厚颜.间挈残家过西坞,风流还许几生还."
《跋正肃公手泽》载:"两家厄于祝融之灾,旧藏几尽脱焉,以仅存者,犹数十纸."见《集》卷五十.
《袁氏旧书目序》载:"庶几幸有一存之理,遂悉藏于山中.己丑之灾,偕家人渡江以逃,袁氏之书一夕而尽,昔之预计者乃幸而获全."见《集》卷二十二.
夏,袁洪购书于杭州.
《袁氏新书目序》载:"其年夏,大人过故都,复购遗阙,箧载以归."见《集》卷二十二.
《亡妻郑氏事状》载:"己丑,城中灾,遗物散毁.先处州以它事,往吴杭间."见《集》卷三十三.
九月十五日,袁桷送二姊归夫家,袁裒同行.
《东湖》跋:"九月望日,送姊归余氏先茔之庐,登其高祖少师墓."见《集》卷八.
十六日,访外舅父亲之墓未果,借船与袁裒沿江一路游览,诗文唱和.
《东湖》跋:"十六日,早发,遵山行一二里,拜外舅之考待制公.守墓僧畏祗迎,闭关,叩之终无人声.山势左行,清兴未巳,借余庵舟过东湖,上外曾祖忠宣公沧洲堂故基,凄惋久之.舟上埭,予与德平行至月波,忠定王所建寺,后有洞像,补陀示相.舍舟登叶夫人八行太师墓,又上五祖堂,观招魂辞.暮抵鹿野,拜正肃公祠,奠永州几筵.行久,殊为疲劳.是夕德平(裒)抱儿相示,眉宇修广,予许以永大."见《集》卷八.
十七日,过种德拜叔祖袁爕墓.
《东湖》跋:"十七日平明过种德,拜正献公墓.读杨文元公碑.庵僧洒然,非郑氏庵比.是日德平携壶,同庵僧指领,游大慈七山.有僧年七十余,能道嘉定绍定间事.示忠宣公所制沧洲堂上梁文,益重远想.拜忠献王墓,归,复宿鹿野."见《集》卷八.
十八日,袁桷一行人留宿余亲翁家.
《东湖》跋:"严君命以十八日归.归游鲍王祠,日已昃.余亲翁病疟,复留宿."见《集》卷八.
十九日,袁桷归家.
约为此年, 袁桷作《愍誓》,哀谢枋得.见《集》卷二.
按谢枋得于至元二十六年卒于大都.见《宋史》四百二十五卷《谢枋得传》.
至元三十一年 甲午(1294)二十九岁
在鄞县
十月,袁桷作《煮茶图(并序)》,纪念史文卿.见《集》卷七.
是年,作《书进修堂往还尺牍》,怀念袁燮,袁韶两家的情谊.见《集》卷四十七.
元贞元年 乙未(1295)三十岁
在鄞县
春十日,戴表元劝 袁桷出任丽泽书院山长.
《剡源戴先生文集》卷十二《送袁伯长赴丽泽序》:"今袁君伯长,与余同郡同业,怀丽泽之牒,当行巳久,而不肯决,曰:为长于丽泽,师儒也,其任异时与郡博士正等.而东莱公之阙里也,吾趑趄焉.余曰:固也.然吾伯长当学为其事,而求无愧者也,谦而非伪也.东莱公之学,又史袁沈诸公之所同者也,必不可巳,则当且为而又且学之者也.伯长持身有士行,居家有子道,天资高,文章妙,博闻广记,尤精于史学,近复贯穿经术,他如琴书,医药诸艺深得其理,婺多君子至,必皆愿从之游者.余故人王及翁御史无恙,其介绍而请焉.元贞乙未春十日剡源戴表元序."
在丽泽书院
袁桷到丽泽书院赴任.
《龙兴路司狱潘君墓志铭》载:"元贞元年桷掌吕成公丽泽祠."见《集》卷二十九.
秋, 袁桷受赵开叔之请,作《书赵监酒墓记后》.见《集》卷四十七.
此时柳贯在丽泽书院读书,与袁桷结下深厚的师友之情.
柳贯《柳待制文集》卷二十《祭袁侍讲文》载:"贯昔逾冠,承公教指,丽泽堂筵,句章客寄,亲仁观德,赖废蒙鄙,继踵登朝,幸聮班尾,月夕风晨,倾壶寘簋,进之席间,引以自比,洎佐成均,公尤助喜,乃俾介嗣,亲予讲肄,予何能淑,以承公意."
元贞二年 丙申(1296)三十一岁
此时应在在丽泽书院
六月十二日,王应麟卒.见张大昌《王深宁先生年谱》.
此后不久, 袁桷作《广招》祭奠王应麟.
《广招》载:"深宁先生,乘虬上征,江海殄瘁,湘累遗痛,千载犹一日也.柳车爰行,瞻望永隔.门人 袁桷,窃取宋玉招魂述广招,以反其义."见《集》卷二.
元贞三年 丁酉岁(1297)三十二岁
其年,袁桷作《书冯将军翠峰诗后》.见《集》卷四十七.
大德元年 丁酉 (1297)三十二岁
正月初三, 袁桷作《书刘元城与李庄简公书后》.见《集》卷四十六.
邓文原将赴京城做官,袁桷作《送邓善之应聘序》相赠.
《送邓善之应聘序》载:"今年春,承征将如京师,告余以行,余固喜夫人之所期者有验."见《集》卷二十三.
约为此年,袁桷受举荐为翰林国史院检阅官.
苏天爵《滋溪文稿》卷九《袁文清公墓志铭》载:"大德初,群贤萃于本朝,闻公才名,擢翰林国史院检阅官."
《元史》卷一百七十二《 袁桷传》载:"大德初,阎复,程文海,王构荐为翰林国史检阅官."
大德二年 戊戌(1298)三十三岁
在鄞县
正月,袁桷妻郑氏产一女.
二月十日,郑氏亡故,此后袁桷一直未娶.
《亡妻郑氏事状》载:"大德戊戌岁正月,君产女,病荣弱.桷主史甥姻于杭,二月十日丁卯亟归视之,则已不及矣.大祸仍构,又八日,而我先处州亦捐馆舍."见《集》卷三十三.
《至正四明续志》卷二《人物·袁桷》载:"桷年三十五,其妻郑夫人卒,遂终身绝便嬖,介洁自持云."年龄有误.
十八日,其父袁洪卒.
《先大夫行述》载:"大德二年,改授处州路同知,命下而公已捐馆,实是岁二月十有八日,享年五十有四."见《集》卷三十三.
大德四年 庚子(1300)三十五岁
在鄞县
其年,连作五篇《贺东岳表》,其中两篇有时间,分别为"庚子岁甲辰日" 和"是岁三月十九日立夏".见《集》卷四十四.
按《饮酒杂诗十二首》载:"少观五岳形,五性各有殊."可能 袁桷曾游历五岳.见《集》卷四.
在吴门(苏州)
袁桷守制期满,出游吴门,作《书焦节妇传后》.
《书焦节妇传后》载:"桷游吴门,读中丞徐公所为《焦氏妇传》,诚可谓懿厥哲妇.………焦侯孝友之道,于是乎备矣!敢书所闻于后.大德庚子越袁桷书."卷四十八.
袁桷在吴门与陈子久结识.
《书汤西楼诗后》载:"来吴门,其从游陈子久相过,知汤君之诗雕搜会稡,皆子久任其事.余不识汤君,而知其用意间有与余合,遂书玉溪生作诗之源委.……大德庚子四明 袁桷书."见《集》卷四十八.
大德五年 辛丑(1301) 三十六岁
在鄞县
朝廷正式任命袁桷为翰林国史院检阅官.
《立碑告墓祝文》载:"辛丑岁登名于翰苑."见《集》卷四十三.
《海阴陈处士墓志铭》载:"大德五年,桷备翰苑属,后屡迁." 见《集》卷二十九.
三月, 袁桷作《进郊祀十议状》,并作《郊祀十议序》.见《集》卷四十一.
大德六年 壬寅 (1302)三十七岁
正月,胡三省卒,年七十有三.
二月九日,作《书高息斋严母方氏夫人墓志后》.见《集》卷四十八 .
袁桷取道吴(苏州),赴大都,在吴期间与袁裒有诗文唱和.
《佥事范君墓志铭》载:"大德六年,范君子诚为平江路经历,于时,桷将之京师,道吴."见《集》卷三十.
《国朝文类》卷五袁裒《远游联句》小引:"壬寅冬,与伯长同留姑苏,时伯长将赴都."
其年,袁桷作《书吴兴张景芳祖母费夫人所作华严偈颂后》.见《集》卷四十八.
在大都
其年,进《郊祀十议》于太常院.
《书虞伯生送周南翁序后》载:"大德六年,余尝作《郊祀十议》上于奉常,周汉唐宋伪杂之说,悉厘正之." 见《集》卷四十九.
大德七年 癸卯(1303)三十八岁
在大都
其年, 袁桷结交虞集.
《同知乐平州事许世茂墓志铭》载:"大德七年,桷备史属选,与虞忠肃公孙集交."见《集》卷三十.
七月十六日,作《书定兴王成之坟台记后》.见《集》卷四十八.
是月,袁桷为赵与?作行状.见《集》卷三十二.
十月,袁桷因起草《进五朝实录表》,受到翰林学士承旨阎复赏识,升应奉翰林文字,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
《李庆长御使饯行序》载:"大德癸卯,桷以太史属,事承旨阎先生于翰林.先生色庄,慎许可,待院属必面质其长,质之而犹以为疑也,卒询于尝往还,以考其词学焉.桷入院五日,先生召堂上曰:'子能为制诰乎 '桷谢不敏.顷之,出片纸,令试制草,即具稿以进.阅一月,将登车,辄命撰庙学诏,如汉诏令体.冬十月,大会院属,令拟进五朝实录表,桷得预拟焉.先生始察而奖之,即署为应奉文字."见《集》卷二十四.
十月之后, 袁桷代替阎复为赵与?作墓志铭.见《集》卷三十三.
大德八年 甲辰 (1304)三十九岁
在大都
其年, 袁桷,虞集,周天凤,贡奎,刘光,曾德裕同游长春宫,诗文唱和.
虞集《道园学古录》卷五《游长春宫诗序》载:"大德八年春,集与豫章周仪之,四明袁伯长,宣城贡仲章,广信刘自谦,庐陵曾益初始得登于其宫之阁而观之.……解后一日之乐,固有足惜者矣,岂独感慨于陈迹而巳哉 乃以蓬莱山在何处为韵,以齿叙而赋之,得古诗六首,别因仲章所赋倡和,又得律诗十有三首,稡为一卷,谨叙而藏之."
另《清容居士集》卷三《游长春宫分韵得莱字》,贡奎《云林集》卷一《长春宫同伯长德生仪之分韵得山字》.
大德九年 乙巳(1305)四十岁
在大都
二月,元成宗赐张留孙玉冠, 袁桷考证玉冠始末,作《玉冠记》.见《集》卷二十.
三月二十八日, 袁桷忆南宋的一段轶事,作《书胡评事梦昱印纸》.见《集》卷四十八.
七月七日,袁桷作《亡是公代听雪主人宴客致语》.见《集》卷四十四.
按《清容居士集》中未署本文写作时间.《珊瑚木难》卷五《亡是公代听雪主人宴客致语》载"见《清容居士集》中,大德九年乙巳七夕书."
八月, 袁桷作《书黄彦章诗编后》.见《集》卷四十八.
其年,袁桷为同僚倪仲宝先公手泽题跋.
《跋唐镇遏使侍御史倪亚手帖》载:"桷与番阳倪仲宝同为太史属.一日出其先镇遏公墨刻一通以示,实象山先生识焉.俾桷有述.……大德乙巳,四明袁桷书."见《集》卷四十六.
其年,袁桷为父友吴景山手迹作题跋.
《书吴景山乐府》载:"桷客亰师,博文(吴景山之子)适先后至.乃出先生手泽一通以示.……志先子遗语而归之.大德乙己,契家子四明袁桷书."见《集》卷四十八.
其年,袁桷为潘仲德作《冬窝赋》.
《冬窝赋》小引云:"济南潘仲德家商河,治其田庐块土累石以处.左经右子,刻意厉行,斟度古昔,将力避世不复,近岁终顺阴阳之理,慎居于中,而名曰冬窝.未几闻于朝,为太史属.太史职清简,仲德独忧之,复以昔日命名者揭以自警.余闻异之,为之赋."见《集》卷一.
按潘宗佑(1271-1312)字仲德,章丘人.由翰林检阅进编修,迁国子博士.皇庆元年卒,年四十二.
大德十年 丙午(1306)四十一岁
在大都
其年,元廷议建圜丘,袁桷预议.
《书虞伯生送周南翁序后》载:"十年,朝廷作圜丘,得预议焉."见《集》卷四十九
其年,受韩居仁之托,作《韩泗州老人诗序》.见《集》卷二十二.
在广信 (今在江西)
二月,官秩满归家,游广信昭真山.
《昭真山水记》款曰:"丙午二月袁桷记"见《集》卷二十.
在苏州
其年,袁桷在吴谒见同僚浦源之父浦椿.
《浦经历墓志铭》"大德丙午,桷与吴郡浦源如渊同佐史局,……是岁,还吴,始纳谒(浦椿)焉."见《集》卷二十八.
七月,史蒙卿卒.
在鄞县
十月, 袁桷作《赵令人葬记(代作)》.见《集》卷三十.
十二月,作《鄞县兴造记》.见《集》卷十八.
大德十一年 丁未(1307)四十二岁
正月,元成宗崩,五月,武宗立.见《元史》卷二十一《成宗纪四》,卷二十二《武宗纪一》.
在鄞县
春, 袁桷在家,作《鄮山书院记》.
《延佑四明志》卷十四《学校考·鄮山书院记》款曰:"大德十一年仲春朔日记,应奉翰林文字将仕郎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袁桷撰."
在大都
袁桷回大都,可能此时升为翰林国史院修撰.
《有元故赠中宪大夫中书吏部侍郎骑都尉陈留郡伯郭公神道碑铭》载:"大德十一年,桷再入翰苑."见《集》卷二十七.
与广信人陈志仲游,为其父作《梅亭记》.
《将仕佐郎信州路儒学教授陈君墓志铭》载:"大德丁未,余供奉翰林,与广信陈志仲游."见《集》卷二十八.
《梅亭记》载:"其子敏学志仲官京师,俾予记之."见《集》卷二十.
其年,上《贺武宗皇帝登基表》.见《集》卷三十八.
为宗正府左右司都事张敬父撰《张氏宗谱》,并为作序,程钜夫作记,元明善赋诗.
《张氏宗谱序》载:"大德丁未,作亭于东昌之墓旁,表曰:宗会翰林学士广平程公为之记,太子文学魏郡元君复初系之以诗,而俾余为谱史."见《集》卷二十二.
作《司天管勾焦君墓志铭》.见《集》卷二十九.
预修成宗实录.
《书姚牧庵赠播州杨安抚汉英乐府》载:"大德末年,桷以史属预修成宗实录.于时,承旨姚先生实领史事,见其涂抹详定,若不经意,而一受润色,即粲然与班马并."见《集》卷四十九.
至大元年 戊申(1308)四十三岁
在大都
某月甲子日,观柳公权书《清静经》真迹,作跋.
《跋柳公权书清静经》载:"今睹真迹,硬黄古纸,松煤老色,无纤粟缪妄,视昔三本真碔砆也.龙集戊申至大改元甲子日,桷谨审证于后."见《集》卷五十.
其年,为田秀作《田氏先茔志》.见《集》卷三十.
李京以吏部侍郎奉使出使安南,袁桷作《安南行》,《送李景山使交趾》,见《集》卷八,卷十.
约为此年,受刘光之托,为其母作《方夫人墓志铭》.见《集》卷四十八.

至大二年 己酉(1309)四十四岁
在大都
其年,吴全节父母受封赠, style='color:black;background-袁桷作《饶州安仁县柳侯庙碑》.
《饶州安仁县柳侯庙碑》载:"至大二年,崇文弘道玄德真人吴全节蒙被殊遇,推荣其亲.……是岁,真人归至安仁县,以制书授神及饶国公饶国夫人."卷二十五.
在鄞县
袁桷秩满归家,此时戴表元也归鄞县.
《将仕佐郎信州路儒学教授陈君墓志铭》载:"己酉岁,秩满南归.余师剡源戴先生教授信州,亦还."见《集》卷二十八.
至大三年 庚戌 (1310)四十五岁
在鄞县
戴表元卒.见《戴先生墓志铭》,《集》卷二十八.
至大四年 辛亥(1311)四十六岁
在鄞县
正月,武宗崩,仁宗继位.见《元史》卷二十三《武宗纪二》,卷二十四《仁宗纪一》.
三月二十四日, 袁桷拜祭戴表元.
《祭戴先生》载:"维至大四年,岁在辛亥,三月癸酉朔越二十有四日丙申,学生袁桷谨以清酌庶羞之奠,敬祭于剡源戴公先生之灵."见《集》卷四十三.
在吴门
约为此年十月,逗留吴门(苏州),朝廷仍未安排职务,即在吴门治理袁氏产业.
《壬子岁除告祖祢祝文》载:"旧岁冬十月,将入直翰林,舟来吴门.知有代者,乃不果行.菑畲先畴,爰筑室是承,徭役纷更,复逗留以治靖."见《集》卷四十三.
十二月,为陈贵白之子陈士直作墓志铭.见《集》卷二十八《陈士直墓志铭》.
其年,在张修谨家中,见到王应麟所作《存靖斋铭》,有感而作《书张侍郎孙祖传存靖斋铭后》. 见《集》卷四十八.
元仁宗皇庆元年 壬子(1312)四十七岁
在吴门
袁桷在吴门(苏州)呆了许久,与浦椿多有交往,讨论国家大政.
《浦经历墓志铭》载:"壬子岁,桷留吴最久,遂益得奉议论.痛言田税民役,上下交困乏,将缮治其说于素所倾密者.于时以婉语止之,曰:'害不什一,除凶出苛扰,殆将重病之.'君立悟,乃止."见《集》卷二十九.
九月,袁桷得疾.
《壬子岁除告祖祢祝文》载:"秋九月得疾几殆,庸祷于祖祢,幸获有瘳."见《集》卷四十三.
十月,袁桷身体康复,并接到复官任命.
《壬子岁除告祖祢祝文》载:"十月既望,蒙恩,复授旧职,遣官趣驿以进."见《集》卷四十三.
在鄞县
尔后,归家,祭祖.
《壬子岁除告祖祢祝文》载:"退惟谫薄,承藉先德,迄克臻兹,言归于家,敢絜酒馔,合祀于中堂,尚祈相绥,以保嘉吉作."见《集》卷四十三.
皇庆二年 癸丑(1313)四十八岁
在大都
春,袁桷回到大都.
《戊午岁终告祖祢祝文》载:"癸丑之春,莅官于朝."见《集》卷四十三.
《将仕佐郎信州路儒学教授陈君墓志铭》载:"皇庆癸丑,余复入史馆."见《集》卷二十八.
三月八日, 袁桷祭奠定水真禅师,作《祭定水真禅师》.见《集》卷四十三.
七月,作《许州衡君去思碑》.见《集》卷二十五.
十一月,为陈志仲之父作墓志铭.
《将仕佐郎信州路儒学教授陈君墓志铭》载:"余复入史馆,志仲则以太常举,将为博士.冬十有一月讣至,凡所与游者皆入吊.越三日凶服踵门,泣不能言,以国子博士虞集之状,授桷俾为铭."见《集》卷二十八.
约为此年,作《献州交河县三皇庙碑》.见《集》卷二十五.
仁宗延佑元年 壬子(1314 )四十九岁
在大都
四月十六日,袁桷受姚熙载之请作《庆元路鄞县学记》.见《集》卷十八.
又《延佑四明志》卷十三《学校考·鄞县重建学记》(即《庆元路鄞县学记》),时间题为"延佑元年四月十六日记".
在上都
五月, 袁桷随仁宗至开平,其间作诗成集.
《开平第一集(甲寅)》载:"延佑改元五月三日,分院.十五日始达开平,得诗数篇,录示儿曹."包括《居庸关》,《雨中度南口》,《重午日宿南口小店》,《桑干岭》,《渡怀来沙碛》,《草地》,《龙门》,《弹琴峡(在居庸)》,《云州》等.见《集》卷十五.
约为此年,袁桷请虞集为其夫人郑氏作墓志铭.
《道园学古录》卷十九《郑夫人墓志铭》载:"翰林待制袁君丧其配郑夫人十七年,恒独居不更娶.君子以为难,或问之,曰:先妻相我,事先君无违礼,其死也,前先君之卒八日,以是念之,不忍亡.……大德戊戌月,卒年二十九.子璋早夭,次瓘,次珖(有误,应为瑾).女四,长适余姚州同知赵孟贯,余未行.……翰林仕于朝,四迁至待制,长兼史事,瓘珖方向学,夫人皆不及见."
按:郑夫人于大德二年(1298)去世,十七年后即为此年,虞集文中称袁桷为翰林待制,则在此前,袁桷已升任翰林待制之职.
其年,袁桷观瑱山吴氏编次《师友渊源录》有感,作《跋瑱山经德堂记后(象山先生作)》.见《集》卷四十八.
其年, 袁桷为吴全节作《吴饶公制书跋》.见《集》卷四十八.
其年,吴全节父母八十寿辰,袁桷赋诗《吴成季父母寿八十》.见《集》卷十二.

延佑二年 乙卯(1315)五十岁
在大都
二月, 袁桷为殿试读卷官,与考官诗文唱和,集成《礼闱倡酬(乙卯)》,其中包括:《次韵礼部李公二首》,《次韵监试李仲囦御史四首》,《次韵郭岩卿》等.见《集》卷十四.
在上都
五月八日,在上都,到南方有公事.
贡奎《云林集》卷六《新店》序言载:"五月八日见上都,是日袁伯长南归浙上."有诗云:"雨余山色翠蛟翔,独上高楼爱晚凉.回首桥头分别处,故人有句落归航."
按:袁桷在延佑元年第一次去上都,之后曾三次南归,延佑七年他于年初南归,泰定元年贡奎在家侍奉老母,不可能见到 袁桷,故判断 袁桷在延佑二年因公事而南归.
在杭州
夏,在杭州有公事,顺便与友人游葛岭诸山.年内返回大都.
《寿乐堂诗序》载:"延佑乙卯季夏,桷乘驿留杭间,则与友人泛舟,一游葛岭诸山." 见《集》卷二十四.
七月十五日,作《跋汪龙溪外制草》.见《集》卷五十.
八月初一,作《鲁公坐位帖》.见《集》卷四十六.
十二月十六,忆南宋轶事,作《书刘贡父舍人种竹倡和诗后》.见《集》卷五十.
延佑三年 丙辰(1316)五十一岁
在大都
春, 袁桷时为翰林待制,朝廷封赠官员亲属,桷得以追赠其母,其妻.其父因品级已高,未得追封.
《己未封赠祝文》载:"延佑丙辰春,叨尘待制,霈典普行,得追荣于我考妣.是岁,翰苑扈从不以官秩高下,咸获沾恩,独吏部申明,谓:子职既卑,难拟于父.由是仅获追封妣为会稽郡君."见《集》卷四十三.
《丙辰岁告追封祝文》载:"桷视先考品秩有悬格,未应得.先妣从先考之爵,今追封为会稽郡君,妻郑氏亦获追封,为会稽县君."见《集》卷四十三.
三月二十七日,桷见旧作《九华台赋》,怀念潜庵郑先生,故而撰《书旧作九华台赋后》.见《集》卷五十.
其月, 袁桷作《重建医学记》.
《延佑四明志》卷十四有该文,款曰"延佑三年三月翰林待制文林郎兼国史院编修官袁桷记."
四月,作《信州自鸣山加封记》.见《集》卷二十 .
约在四月间,作《送王继学修撰马伯庸应奉分院上都二首》,见《集》卷十.
《滋溪文稿》卷九《马文贞公墓志铭》载:"延佑元年,……公擢第一.明年会试礼部,又俱中选,公仍第一.……授应奉翰林文字,承事郎,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三年冬,擢拜监察御史."
五月二十三,作《跋郑太宰奏撰乐章》.见《集》卷四十三.
七月十三,程钜夫致仕,桷作骚体《七观》赠之,赵孟頫为之书.
《七观》跋:"桷不佞,遗谍守儒,号东南故家,志学之岁,先子命缮治书录,观史志略录部,第时见舛杂.稍长,得博考先贤藏书总目,矻矻三十年,合传短长,乃成一家.承旨程公作藏书山房于麻源三谷,命桷赋之,遂作《七观》,极道源委.延佑三年岁在丙辰七月癸丑,会稽 袁桷志."见《集》卷二.
又《松雪斋文集》卷十《七观跋》载:"《七观》者,翰林待制袁公桷之所作也.何为而作也 翰林承旨程公请老而归,袁公作此以送之也."
又《佩文斋书画谱》卷七十九《元赵孟頫七观帖》,引《东里续集》:"右《七观帖》,元袁文清公所作,以赠程文宪公致仕南归,而赵文敏公所书也."
八月一日,赞庐陵萧焕有救荒之政迹,作《书庐陵萧焕有救荒策后》.见《集》卷四十八.
是月,再次任翰林待制.
《己未封赠祝文》载:"丙辰秋八月,复获再任."见《集》卷四十三 .
是月,作《庐陵罗氏世谱序》.见《集》卷二十二.
九月,王构卒,袁桷为作请谥事状.
《翰林承旨王公请谥事状》款曰:"延佑三年九月日,门生翰林待制承务郎兼国史院编修官 袁桷上."见《集》卷三十二.
是月, 袁桷受梁德璋之请,为梁德珪作行状.见《集》卷三十二《梁公行状》.
其年,袁桷作《特进上卿玄教大宗师吴公画像赞》.见朱存理《珊瑚木难》卷三《延佑三年丙辰公静息林下见晴空飞云变化无迹作看云像》.
其年,作《书番阳生诗》.见《集》卷四十九.
其年,虞集奉诏西祀,众学士作诗为之饯行. 袁桷赋诗《送虞伯生降香还蜀省亲》,《再次韵》,《三次韵》.见《集》卷十,又马祖常《石田文集》卷三《和袁待制送虞伯生博士祀祭岳镇江河后土》,虞集《道园遗稿》卷三《代祀西岳会袁伯长王继学马伯庸三学士二首》.
按:赵汸《东山存稿》卷六《邵庵先生行状》载:"(延佑)三年,奉诏西祀名山大川."
虞集西祀期间,袁,虞彼此数有诗文寄赠.
《伯生约赋竹枝词因再用韵》载:"君家竹叶江水清,我家竹枝三峡声.三峡水随江上去,回首望乡终眼明.蔟蔟青帘荡子期,飘飘红杏三月时.青帘红杏总轻薄,自展碧笺书我词.暮云纤纤如越罗,劝子不去知子何.桃花水深放船了,却忆关山尘土多.爱君酒滑滑如泥,白眠义手头愈低.南邻琵琶不堪听,自舞柘枝惊春啼."见《集》卷十三.
《道园遗稿》卷五《次韵竹枝歌答袁伯生》序云:"伯长歌竹枝以促归棹,且言:仆故乡与竹枝古调相近,约同赋以发他日千里之命驾之意,因用其韵."
延佑四年 丁巳(1317)五十二岁
在大都
二月二十七,作《书彩衣堂杨次公记后》.见《集》卷四十九.
四月,苏志道出为岭北行省郎中, 袁桷作《苏子宁北行诗二首》.见《集》卷九.
七月以后,为王毅作先茔碑铭.见《集》卷二十七.
八月,作《大都乡试策问》考题.见《集》卷四十一.
袁桷为大都乡试考官,其间与众考官诗文唱和不断,后集成《秋闱倡和(丁巳)》,包括《次韵席士文御史》,《次韵士文感兴》,《八月二十有二日范京尹同会秋闱天使传召命温问试策贡士赐以法酒臣桷等望阙再拜以叙饮誊录官翰林应奉臣翼述其歌诗谨用次韵》,《次韵王正臣书史试院书事二首》,《次韵宋质夫应奉秋闱书事二首》.见《集》卷十四.
秋闱期间,与席士文作诗唱和,作《次韵席士文御史六首》.见《集》卷十四.
按席郁(1259—1318),字士文,大名元城人.从学于胡祗遹,大德十一年迁秘书监校书郎,至大四年进秘书郎,延佑三年除监察御史,五年卒,年六十一岁.
九月,作《书龙阳傅氏旌表记后》.见《集》卷四十九.
忆当年与赵孟頫交游的一段往事,作《书牟端明脱鞾图黄鲁直返棹图赞后(子昻画时守当涂所赞)》,见《集》卷四十七.
作《张府君墓田记》.见《集》卷三十.
是月, 袁桷作李铨行状.见《集》卷三十二《李司徒行述(代作)》.
秋,袁桷为刘伯宣作挽诗.见《集》卷十四.
十一月,为凌懋翁作功课历,并鼓励他继续努力学习.
《书凌生功课历后》载:"师德试于国子,复类登于宾兴.譬之适逺,辕无有不正者.勉之哉.俟其成行,有以告矣.为作功课历引.越 袁桷氏丁己十一月识"见《集》卷四十九.
按凌懋翁,字师德,安吉人,凌时中子,由国子生登第,授安乡县尹,历知连州,招谕诸洞,蛮酋悦服.至正间,累官翰林学士.见《集》卷四十九.
其年,拜通真观徐道士,未果.
《通真观徐君墓志铭》载:"余官翰林十有六年,未始识之.延佑四年,开府年七十,始来上寿,闭户不复出户限,邂逅于庭中,若相避然者."见《集》卷三十一.
其年,为道士祝丹阳饯行.
《送祝道士南归序》载:"延佑四年,天冠山道士祝君为祠官,将行,求予言以饯."见《集》卷二十三.
其年,为卢廷信母亲王氏作墓志铭.见《集》卷三十一.
延佑五年 戊午(1318)五十三岁
在大都
二月,为殿试读卷官.
《江陵儒学教授岑君墓志铭》载:"延佑五年,岑君良卿以诗义,上礼部第二.桷时为殿试读巻官,定甲乙."见《集》卷二十九.
三月六日,上进士策问考题.
《试进士策问》载:"延佑五年三月六日进."见《集》卷三十五.
四月,为进士汪泽民归里饯行.
《赠宣城汪泽民登第归里序》载:"戊午岁,复来京师,擢乙科,授同知平江州.…将行求余赠言以归.……夏四月,越袁桷序."见《集》卷二十三.
是月,可能归里.受慈溪黄彦实所托,为其居作记.
《戅庵记》载:"于是治其居曰戅庵,以自儆.求记于予.……予归里,聆其言,斯知之矣.延佑五年夏四月,越 袁桷记."见《集》卷二十.
夏五月,升集贤院直学士,与郭郁来往密切.
《己未封赠祝文》载:"夏五月,逾满,忽蒙误恩,超升为直学士."见《集》卷四十三.
《有元故赠中宪大夫中书吏部侍郎骑都尉陈留郡伯郭公神道碑铭》载:"延佑五年,文卿(郭郁)为中书检校,余时直集贤,来往益密."见《集》卷二十七.
八月二十七日,作《书李巽伯小楷梦归赋(赵子固有跋)》.见《集》卷五十.
九月,赵孟頫受 袁桷所请作画,并跋语.
《宝绘录》卷十三《袁清容集四大家·子昂为清容所作》载:"余年齿日长 ,精力日衰,笔役研劳,渐学慵退矣.适为清容所请,乃复尔尔.若欲求向时情况,则非老人之所能办也.延佑戊午九月,孟頫识."
十一月, 袁桷及翰林集贤文臣为郝经帛书题识.
宋濂《宋学士文集》卷十二《题郝伯常帛书后》载:"延佑五年春,集贤学士郭贯出持淮西使节,颇见焉.遂奏于朝,敕中使取之.十一月,太保曲岀,集贤大学士李邦宁以其书上.仁宗诏装潢匠成卷,翰林集贤文臣各题识之,藏诸东观,而王约,吴澄, 袁桷,蔡文渊,李源道,邓文原,虞集皆有所作."
岁终,袁桷祭祀祖先,作《戊午岁终告祖祢祝文》.见《集》卷四十三.
其年,作《赠岑易直登第归里二首》.见《集》卷四.
按岑良卿,字易直,余姚人,延佑五年进士,泰定中任东平宣抚副使,知府事,历官奎章阁学士.
其年, 袁桷身体多有不适,命次子袁瑾来京侍候.
《友恭堂记》载:"余官集贤,日近医药,命次子瑾来侍."见《集》卷十九.
其年,李源道由翰林直学士除云南宪使,桷作《送李仲囦云南宪使》.见《集》卷十.
延佑六年 己未(1319) 五十四岁
在大都
一月七日,袁桷与赵孟頫诗文唱和.
《人日立春子昂承旨赋诗次韵》载:"凤历调元二节并,泥牛华胜得相迎.剪花欲拟丹心巧,缕菜深怜白发生.日转扶桑瀛海曙,阳回祈木岁华明.登高可是无芳思,归雁南来倍客情.帝京节物喜相并,挟日晴暄淑景迎.凤辇云开人共仰,乌轮海转子初生.(是夜亥正立春明日)"见《集》卷十.
《松雪斋全集》卷五《人日立春》载:"今年人日与春并,人得春来喜气迎.宫栁风微金缕重,御沟水泮玉鳞生.阴消已觉余寒散,阳长争看晓日眀.霜鬓彩幡浑不称,强题新句慰羇情."
按据陈垣《二十史朔闰表》,延佑六年正月初一为丁巳,"人日"初七为癸亥,明日为甲子.
二月,海阴陈贵白写信给 袁桷,托袁桷为他作墓志铭.见《集》卷二十九.
在上都
四月,袁桷随帝至上都.
五月二十四(仲夏丁丑),袁桷见琴师徐天民草书遗作,有感而撰《题徐天民草书》.见《集》卷四十九.
七月, 袁桷为吴全节父亲作行状.
《荣禄大夫大司徒特封饶国公吴公行述》载:"延佑六年五月,玄德(吴全节)扈驾上京,桷以待罪集贤偕行.公薨,以五月丙辰讣至,玄德昼夜哭不绝泣,且曰:'全节不天,疾驱以归,愿述先公之行,以声其哀.'桷谢曰:'述德叙行,宜在门人佐吏,敢辞.'则又曰:'犹子善辱与子游,其何辞 '……延佑六年七月日,具官 袁桷述."卷三十二.
在大都
八月,还大都,作《开平第二集(己未)》,包括《登侯台》,《次韵伯宗同行至上都》,《伯宗再次韵复叙旧》,《伯宗逰华严寺次韵二首》等.见《集》卷十五.
二十一日,袁桷作《跋王使君都中年像图诗卷》.见《集》卷四十九.
闰八月初八,袁桷观周权诗有感而撰文《书栝苍周衡之诗编》.见《集》卷四十九.
十二日(八月癸丑朔越十有二日甲子), 袁桷祭奠吴全节之父,作《祭吴饶公》.见《集》卷四十三.
十二月二十二日,袁桷为王公归省饯行.
《平章政事王公归省鲁公饯行诗序》载:"十有二月辛未始出允旨,公拜手稽首,望关谢.翌日,蓐食策马遂行,公卿大夫设祖席门外,至则无及矣."见《集》卷二十四.
其年,赵嗣祺受命降香南海, 袁桷赋诗《送赵虚一道士降香南海诸名山(往从虞伯生降香成都)》为之饯行.见《集》卷四.
虞集《道园学古录》卷四十六《送赵虚一奉祠南海序》载:"延佑六年祠恒南海,会稽缙云者赵君虚一也."
其年,林宽卒,作《林彦栗哀辞》悼念之.见《集》卷二.
其年,袁桷命子袁瓘祭祀袁氏祖宗及先妻郑氏.
《己未告郑氏县君祝文》载:"因循再任,晋秩集贤,卒未可归,令子瓘以副黄焚白,敢告."见《集》卷四十三.
其年,袁桷寄诗慰赵孟頫丧偶之痛.
《刘朔斋侍郎孙希孟能琴欲访子昂观松雪琴以诗寄之》后注:"时有悼亡之戚"见《集》卷三.
按:赵夫人管道升于延佑六年去世.
延佑七年 庚申(1320)五十五岁
正月,仁宗崩,英宗继位.《元史》卷二十六《仁宗纪三》,卷二十七《英宗纪一》.
年初, 袁桷由集贤院归里.
在吴兴
四月九日,过吴兴访赵孟頫.
《宝绘录》卷六《王维辋川图》载赵孟頫跋:"清容所得矮本《辋川图》,乃王摩诘生平第一笔,兼之诗句入禅,字法入妙,而宣和之题为三绝,真知言哉.余向僻处寡营,适清容过慰岑寂,并以佳卷索跋.欣喜无已,遂为书之,延佑庚申四月九日,吴兴赵孟頫识."
在鄞县
归里期间,袁桷受僧人永华之托撰《重建延福院记》.见《集》卷二十.
十月初四,忆曾外祖史公事迹,作《书孝宗赐史忠定王褒贤臣颂后》,见《集》卷四十六.
十月初七,作《史母程氏传》.见《集》卷三十四.
十一月,与王应麟之孙王厚孙合修《延佑四明志》,共二十卷,现存十七卷,凡沿革,土金,职官,人物,山川,城邑,河渠,赋役,学校,祭祀,释道,集古十二考.时马泽为庆元路总管,命 袁桷以撰述.
《四明志序》载:"(马侯)谓桷久为史官宜有述……延佑七年庚寅集贤直学士袁桷序."见《集》卷二十一.
其间,袁桷女卒,中途退出《延佑四明志》的编撰工作.
《至正四明续志》卷十《寺院庵舍·昌国州》:"袁文清公修郡志,时厚孙分领诸寺书,至昌国而公以丧女辍局既而入朝,故昌国惟载实陀一寺,余皆未备."
其年,探望族叔袁裒于病中.
《海盐州儒学教授袁府君墓表》载:"桷由集贤归里,往拜焉.病且瘠,不能起."见《集》卷三十.
约为此年,受判官侯玉所托,作《侯母王夫人墓志铭》.见《集》卷三十一.
元英宗至治元年 辛酉(1321)五十六岁
在大都
二月,袁桷回京,任原职.
初八,为会试考官,得进士张纯仁,岑士贵,林定老,吴师道等 .
《杨府君墓志铭》载:"至治元年,余校文南宫.得一士,曰张纯仁,广信人."见《集》卷二十八.
《江陵儒学教授岑君墓志铭》载:"七年,其弟士贵贡于乡.桷以至治元年再入集贤,预校文选词赋工者,擢前列,暨拆名,则士贵也."见《集》卷二十九.
吴师道《吴礼部文集》卷十一《上袁伯长学士书》:"今年春,以乡书上礼部,先生实考第之,而缀名选中,遂蒙出于先生之门……旦夕超上京,而某亦且南还,将伺他日而卒业其所."
三月, 袁桷入集贤院供职.
在上都
四月, 袁桷随驾入开平,与翰林待制王士熙同邸,作《大雨醉歌(寄王待制)》.
《大雨醉歌》载:"南邻王学士,闭门把卷工.……忆昨祠宫醮,雷所被发绕."见《集》卷八.
七月,文矩使安南,袁桷作《送文子方使安南序》.见《集》卷二十四.
按《元史》卷二十七《英宗纪》载:"(至治元年秋七月)礼部郎中文矩使安南."
在大都
八月十五日,回大都.将开平期间的诗文结成一集.
《次韵继学竹枝宛转词》后注:"约八月十五日抵京."见《集》卷十五.
《开平第三集(辛酉)》载"至治元年二月庚戌至京城,壬子,入礼闱考进士.三月甲戌朔,入集贤院供职.四月甲子,扈跸开平,与东平王继学待制陈景仁都事同行,不任鞍马,八日始达.留开平一百有五日,继学同邸.八月甲寅,还大都,得诗凡六十二首,道涂良劳,心思雕落,姑录以记出处耳.是岁八月,袁桷序."包括《次韵继学途中竹枝词》,《四月二十六日晓霜》,《四月廿一日与继学同出健德门而伯庸以是日入都城作诗寄之》,《开元恩长老以诗送北禅讲师游上京末章见及见余于滦阳次韵》等.见《集》卷十五.
二十九日,送霍希贤,作《子昂逸马图》.
《子昂逸马图》后注:"通叟状元以秘书满职,言归,泊然若无营者.桷旧与殿庐详定得通叟卷,气完以充议者,争缄口.今其南归,以子昂画马求,言怆然以别,吾徒之责深缺然矣.至治元年八月二十九日,桷书."见《集》卷十三.
按霍希贤:澧州人,延佑五年左榜进士第一,泰定间知威州.
九月,袁桷作《野月观记》.见《集》卷十九.
初七,袁桷作《书彭忠毅汝方赠官诰后》.见《集》卷四十六.
十月二十二,袁桷作《题汪龙溪与从子书后》.卷四十六.
十月以后, 袁桷作《刘内翰文集序》.见《集》卷二十一.
十二月十八日(十二月庚子朔越十有八日丁巳),祭奠张留孙道士,作《祭张宗师》,见《集》卷四十三.
按张留孙(1248——1321)字师汉,贵溪人,早入龙虎山为道,宋亡,从张宗演入觐,至元十五年受玄教宗师,大德中加号大宗师 ,武宗立升大真人,知集贤院事.至治元年卒.
其年,袁桷祭祀祖先,作《辛酉岁终祭祖祢祝文》.见《集》卷四十三.
其年秋季之后, 袁桷曾到过高邮湖.
《过高邮湖》云:"至治天子达四聪,诏书宽大蠲民农.秀麦菶菶翠织茸,赫日出海扶桑红.岁熟于酉年相逢,击壤鼓腹歌时雍.展牲美报湖神功."
其年,朱思本主玉隆万寿宫,袁桷作诗《送朱本初住玉隆万寿宫》.见《集》卷十二.
其年,好友王克敬被派外地为官,作《送王叔能守会稽序》.
《送王叔能守会稽序》载:"至治元年,丞相慎选左司之熟于政体者,叔能在选,为都事."见《集》卷二十三.
其年,陈景仁调官云南,袁桷临别赠言.
《送陈景仁调官云南序》载:"至治元年,中书省选集贤都事陈君景仁调云南,官簿,将行,谓 袁桷曰:吾与子交久,子宁无一言以赠乎 于是有言."见《集》卷二十四.
其年,受进士林定老之托作《龙兴路司狱潘君墓志铭》.见《集》卷二十九.
其年,受王士熙之托为王构作《翰林学士承旨赠大司徒鲁国王文肃公墓志铭》.见《集》卷二十九.
其年,作《拜住元帅出使事实》.见《集》卷三十四.
约为此年,文子方回大都,作行记序.
《文子方安南行记序》载"(文子方)还都,示予行记一编."见《集》卷二十二.
按文子方至治元年出发,"唯子方是毗入其境,不旬日卒致命以还."故应是当年还京.
至治二年 壬戍(1322)五十七岁
在大都
二月二十九,袁桷拜醮长春宫,为长沙余善之跋《刘真人帖》.
《跋刘真人帖》载:"至治二年春二月丁卯,拜醮长春宫,为长沙余君善之书."见《集》卷四十九.
三月初七,袁桷任翰林直学士,祭祖祷告.
《壬戌春祭祖祢祝文》款曰:"三月甲戌中书奏奉改直翰林." 见《集》卷四十三.
四月十二日,袁桷作诗示袁瑾.
《小院四月十二日牡丹始开乃单台花也余将上开平作诗示瑾》载:"暖花吹雨佐花开,送我滦阳第四回."见《集》卷十二.
在上都
四月二十八,袁桷赴上都,出健德门买小车卧行.五月八日,至开平,舍于崇真宫.在此期间不时有诗文唱和,后结成一集.
《开平第四集(壬戌)》载:"至治二年三月甲戌,改除翰林直学士.四月乙丑,出健德门,买小车卧行.八日,至开平,舍于崇真宫.有旨道士免扈从,宫中阒无人声.车驾五月中旬始至.书诏简绝,仅为祝文十三道(已入内制).悲愉感发一寓于诗,而同院亦寡倡和,率意为题得一百篇.闰五月,上幸五台山,以实录未毕,趣史院官属咸还京.是月丁巳发,癸亥还寓舍.五月,滦阳大寒.闰月,道中大暑.观是诗者,亦足知夫驰驱之为劳,隐逸之为可慕也.六月丁卯朔,桷叙."集中诗包括:《端午日由车中抵开平客中三度端阳怆然有怀》,《五月八日雨霰》,《元复初学士旧岁同官集贤会于上都改除翰林学士见其饮酒数十觥倍常时今年以疾卒不起睹行院题壁为四韵以挽》,《潘景梁学士同在集贤朝夕与余论宏词源委后俱罢去新政肇更皆得复入旧岁同会上都景梁还都不一月下世仆忝入翰林过视草堂有感》,《五月二十日甘雨如注江南呼为分龙雨》,《五月廿六日大寒二十二韵》,《戏题开平四集》.见《集》卷十六.
在大都
闰五月二十一日,袁桷返还大都;闰五月二十七日,至大都.
六月,赵孟頫卒.
八月,受杨嘉贞之托, 袁桷为其父作神道碑.见《集》卷二十六.
初六,作《龚氏四书朱陆会同序》.见《集》卷二十一.
初十,作《题薛绍彭帖》.见《集》卷四十六.
九月十九,作《书叶信公家问后》.见《集》卷四十九.
其年,二月七日元明善卒,公作《挽元复初学士》.见《集》卷十六.
其年,受董龙常之托,作《信州贵溪县杨林桥记》.见《集》卷十九.
其年,桷与曹元用共署荐许世茂为湖广提举儒学,未果.
《同知乐平州事许世茂墓志铭》载:"至治二年,见其神益清,貌益癯,举酒屡酌却隽永,犹喜议当世事.桷与翰林直学士曹君元用子贞,共署荐为湖广提举儒学,思以佚其老."见《集》卷三十.
其年,袁桷为袁裒作《海盐州儒学教授袁府君墓表》.见《集》卷三十.
其年,作《题李伯时马性图》.
《题李伯时马性图》载:"仁庙赐郝参政此图,为龙眠李元中作.……至治二年,命小臣袁桷叙本末,谨稽首拜手,为之书."见《集》卷四十七.
其年, 袁桷于悦心堂观姚枢草书,作《题姚雪斋右丞草书》.见《集》卷四十九.
是年,王兴祖出任燕南宪佥,袁桷作《送王景先赴燕南佥事》.见《集》卷十二.
《柳待制文集》卷十六《送王吏部签宪燕南序》作于"至治二年四月九日".
其年,朱德润辞官归家,袁桷等人送行.
朱德润《存复斋集》附记《有元儒学提举朱府君墓志铭》载:"旦日,买舟而南.是时,中朝贤公卿,若康里文献公子山,蜀郡虞文靖公伯生,四明袁文清公伯长辈无不留之,而君弗听也."
约为此年,受丞相拜住之命,准备修辽金宋史.
《修辽金宋史搜访遗书条列事状》载:"猥以非才,备员史馆几二十年,近复进直翰林,仍兼史职,苟度岁月,实为罔功.伏睹先朝圣训,屡命史臣纂修辽金宋史,因循未就."卷四十一.
按拜住(1298-1323)元蒙古札剌儿氏,安童孙.至大二年(1309),袭为宿卫长.延佑二年(1315)任太常礼仪院使.七年,英宗即位,任中书平章政事,率卫士擒斩徽政使失烈门等.后进左丞相,与右丞相铁木迭儿对抗.至治二年(1322)铁木迭儿死,继任右丞相,穷治铁木迭儿党,助英宗改革朝政,起用汉人儒臣,裁减冗官,颁布《大元通制》.次年,随英宗自上都南返,行至南坡,铁木迭儿余党御史大夫铁失等发动政变,与英宗同时被杀.
约为此年,文矩赴任云南,袁桷作《龙尾歌》.见《集》卷八.
《道园学古录》卷五《送文子方之云南序》载:"文君子方之在是官,前既出受交趾方贡,今又分典选事于云南,何其贤劳也!"
约为此年,袁桷为蒋晓作《将作监主簿蒋公墓志铭》.见《集》卷二十九.
约为此年,为鲁国大长公主题画,列出公主收藏的四十一件古书画.见《集》卷五十五《皇姑鲁国大长公主图画奉教题》.
据徐邦达在《古书画过眼要录》(湖南美术出版社 1987年)中考证,袁桷此文作于英宗朝.
至治三年 癸亥(1323)五十八岁
在大都
二月, 袁桷作《黄华帖》,见《集》卷四十六.
三月二十三日, 袁桷受鲁国大长公主之邀,吟诗题画.其间 袁桷为名画《松风阁诗卷》作跋:"谓松有风松不知,谓风入松风无形,声繇形始成,言六书者取焉.于无名,入于有名,万化之始.吾来始以妄听,松动风动,当于混沌以前得之,斯可矣.翰林学士袁桷敬题."见《集》卷四十五《黄太史松风阁诗》.
《鲁国大长公主图画记》载:"至治三年三月甲寅,鲁国大长公主集中书议事执政官,翰林,集贤,成均之在位者,悉会于南城之天庆寺.命秘书监丞李某为之主,其王府之寮寀悉以佐执事,笾豆静嘉,尊斚絜清,酒不强饮,簮佩杂错,水陆毕凑,各执礼尽欢以承饫赐,而莫敢自恣.酒阑,出图画若干卷,命随其所能俾识于后.礼成,复命能文词者叙其岁月,以昭示来世."见《集》卷四十五.
杨基《眉庵集》卷二《题宋周曾秋塘图》载:"右宋周曾秋塘图一卷,前元皇姊大长公主所藏也.前有皇姊图书印记,后有集贤翰林诸词臣,奉皇姊教旨所题,自大学士赵世延,王约而下,凡十六人,时邓文原,袁伯长俱为直学士,李泂以翰林待制,居京师,为监修国史.实至治三年也."
三月, 袁桷作《竹凤石屏记》.见《集》卷十九.
五月,由丞相拜住荐为翰林侍讲学士.
《西山阡表》"五月,丞相忠献王荐于英宗,超拜侍讲学士." 卷三十三.
六月初七,受命作《华严寺碑》.
《华严寺碑》载:"至治三年夏六月丁卯,丞相入宿卫上都,留守司同知臣某传旨,命翰林宜为碑,纪其成绩."见《集》卷二十五.
二十七日,赵孟頫逝一周年,桷祭奠之.
《祭赵子昂承旨》载:"维至治三年岁次癸亥六月辛酉朔越二十有七日丁亥,从表弟具官 袁桷,谨以清酌庶羞之奠,敢昭告于翰林承旨荣禄赵公之灵."见《集》卷四十三
赴上都,不久返还.
八月初, 袁桷受诏与虞集,马祖常,邓文原同趋上都.八月五日,御史大夫铁失发动"南坡之变"杀英宗,拜住.八月十五日,袁桷一行得到确切消息,只好在半途回返.
《至治三年八月十五日乘驲骑抵榆林于时善之祭酒仲囦学士伯生伯庸二待制同在驿舍触感増怅今忽同校文于江浙因述旧怀》.见《集》卷十四.
《石田文集》卷五《至治癸亥八月望日同袁伯长虞伯生过枪竿岭马上联句》云:"载笔三人行,弭节半途却."
八月,作《史景贤墓志铭》.见《集》卷三十.
九月,泰定帝即位.见《元史》卷二十九《泰定帝纪一》.
是月, 袁桷作《曰生堂记》.见《集》卷十九.
十月,作《题潘伯润家谱》.见《集》卷四十九.
十二月,作《跋刘共甫与朱文公书》.见《集》卷四十六.
同月, 袁桷作《书鲍仲华诗后》.
《书鲍仲华诗后》载:"滁阳鲍君庭桂仲华,以诗一编,介余所从游郝君时升,求余叙语.……晋本乎唐,忧深思远,有尧遗风,余于仲华,其殆近之与.至治三年十有二月某日,袁桷书."见《集》卷四十九.
其年,袁桷得封赠二代.
《西山阡表》载:"皇元至治三年岁在癸亥,圣天子推恩文武锡命有秩,不肖孙桷以从臣,(大父)遂得赠中顺大夫,上骑都尉,会稽郡伯,大母令人王氏会稽郡君." 见《集》卷三十三.
《癸亥封赠告庙祝文》载:"凭藉先荫,获缀从班,恤典肇新,祖考严州府君得赠中顺大夫,上骑都尉,会稽郡伯,祖妣王氏令人赠会稽郡君,考处州府君赠亚中大夫,轻车都尉,会稽郡侯,妣史氏郡君赠会稽郡夫人,妣杨氏安人赠会稽郡夫人,妻郑氏县君赠会稽郡夫人."见《集》卷四十三.
其年, 袁桷送集贤修撰达兼善祭祀山川.
《送达兼善祠祭山川序》载:"至治三年,集贤修撰达君兼善以使,由恒山济源东南,上于会稽.吾于兼善有言焉."见《集》卷二十三
其年,为赵子昂《人马图》赋五言古诗一首.
《子昂人马图》后注:"时松雪翁已下世一年"见《集》卷五.
按:赵孟頫卒于至治二年六月十六日.
约为此年,袁桷为史蒙卿作墓志铭.
《静清处士史君墓志铭》载:"大德七年,桷官翰林,史先生以书见贻,不获领.后二十年,子壁孙橐其书稿以示,反复痛悼,策励于桷为甚重."见《集》卷二十八.
泰定元年(1324)五十九岁
在大都
正月,袁桷作《鲁国大长公主图画记》.见《集》卷四十四.
十五日,为道士薛玄曦作《小领水亭记》.
《小领水亭记》款曰:"泰定元年正月壬寅,清容居士袁桷记."见《集》卷十九.
按此处袁桷最早题款为清容居士.(似有归隐之意)
二月,吴全节主祠事,有白鹤云集,众官赋诗, 袁桷为诗集作序.
《白鹤诗序》载:"泰定元年春二月,有旨醮于崇真万寿宫,特进宗师吴公主祠事.越四日,有白鹤三集云中,指殿前.五日,复至,旭日晏温,执事有恪,皆承睫仰视,一口赞庆.士大夫各为歌诗,以侈其异."见《集》卷二十二.
立春,赋诗《甲子立春》,略抒还乡之意.
《甲子立春》云:"泰定元年新甲子,天门上圣启瑶图.日融冻树青烟蔟,土坼晴蔬碧雪铺.五凤彩楼催羯皷,双龙綘阙勘鱼符.侍臣廿载题春帖,从此归休拾涧蒲."卷十二.
春, 袁桷又赋《饮酒杂诗十二首》,感慨二十年宦仕生涯.
《饮酒杂诗十二首》有诗句:"春至旧疾作,昼眠听禽声.""京师二十载,酒中有深欢."见《集》卷四.
三月六日,作《试进士策问》.
款曰:"泰定元年三月六日进".见《集》卷三十五.
十七日,作《书徽宗御书诗》.见《集》卷四十六.
是日,书高丽崔耐卿善政,作《赠崔兵部序》.见《集》卷二十三.
是日,作《书郝伯常经题黄鹤楼水龙吟后》.见《集》卷四十九.
是月,读纥石烈通诗集有感,作《书纥石烈通甫诗后》.
《书纥石烈通甫诗后》载:"桷旧得拜府君于堂下,聆其议论明洁而简易,读其诗如亲见之焉.泰定元年三月某日,袁桷书."见《集》卷四十九.
四月,送曾巽堂南归,临别赠言.
《送曾巽堂南归序》载:"桷官翰林逾二十年,老不戒止,念之至者,滋以惧.将归故山,究五经之蕴,为书以蕲远,文词之任,老不能以进,炳烛之勤,愿相与勉焉.泰定元年三月,四明袁桷序."见《集》卷二十三.
按曾巽堂疑即曾巽申.曾巽申(1282—1330),字巽初,永丰人,至大间授大乐署丞,延佑元年除翰林编修,进应奉,泰定初辞归.天历二年召为集贤照磨,明年卒.
是年,泰定帝新即位, 袁桷又获封赠祖考.
《西山阡表》载:"泰定元年,(其父)又赠嘉议大夫,礼部尚书,上轻车都尉,会稽郡侯,郡君加会稽郡夫人." 见《集》卷三十三.
《追封祝文》载:"先丞相忠献王不以卑鄙,骤加超擢叨尘二品.今上嗣位大赉中外,视其职秩,悉俾追荣,繇是祖考加赠嘉议大夫,礼部尚书,上轻车都尉,追封会稽郡侯,祖妣王氏加封会稽郡夫人,考加赠中奉大夫,浙东道宣慰使都元帅护军,追封会稽郡公,妣史氏加封会稽郡夫人,妣杨氏加封会稽郡夫人."见《集》卷四十三.
其年,在朝为官,袁桷屡次请辞归,帝不准.袁桷命子袁瓘重新修复老宅,以备归家居住,宅建成,袁桷作记一篇,赋诗一首.
《友恭堂记》载:"屡谒告以请,不得.命长子瓘撤旧室之蠧腐,构新堂,以俟归.书屡至,将以尽侍养之道.……泰定元年月日,清容居士记."见《集》卷十九.
《瑾次韵复成为隐居计》:"京尘二纪榻蘧篨,近喜家儿报宅图.移石近堂云乱拥,栽梅当径藓重铺.留春定合笺花谱,品水应须置竹符.晶晶南山看积雪,青青古涧玩新蒲."见《集》卷十二.
归里前,袁桷与吴全节诗文唱和.
《次韵闲闲甲子雪》"绛霄仙人云作席,宴坐玄关已知白.万妃婀娜布青阳,净扫严凝驱伍陌.飞霙散作平地舞,剪彩宁为旧时色.西峰秀笔眇何许,似换当年铜绿格.洛阳之人冻吻缩,诗句那能随烛刻.大钧有意回昭苏,至宝无华匪脂泽.乾坤伟观双眼明,高卧元龙须百尺."见《集》卷六.
在鄞县
袁桷归里.
《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遥授平章政事赠光禄大夫大司徒上柱国永国公谥文康阎公神道碑铭》载:"桷由泰定元年,得告归里."见《集》卷二十七.
十月十一日,受蔡茂先之托,作《种德堂记》,见《集》卷十九.
十一月,浙东元帅府都事白湛之母得加封,郡中儒士纷纷作诗贺之,桷作《白季清母夫人受新封诗序》.见《集》卷二十二.
其年, 袁桷刻《西山阡表》于袁氏墓道.
《西山阡表》碑文载:"矧以不腆之文,行于南北,庸述祖德,刻于墓道,俾子孙有考.泰定元年岁次甲子月日,孙具官桷表."见《集》卷三十三.
其年,袁桷与商隐长老有诗文唱和.
《往岁南归商隐长老远惠佳句不获承贶次韵叙怀》:"席帽京尘廿载强,风前数发白于霜."见《集》卷十三.
又《商隐长老以余归喜溢翰墨愧叹之余次韵以谢》.见《集》卷十三.
按商隐长老:四明人,永乐寺僧.商隐与袁桷为同乡,经常在一起切磋诗艺.
其年,袁桷感慨于自己多年政治生涯,赋诗《书怀》,云:"二纪驱驰鬓已斑,临风数雁悟知还.山中旧种松千树,从此归休手自芟."见《集》卷十三.
其年,袁桷作诗《尧民图》(泰定甲子题)见《集》卷十三.
其年,为庆元路总管蔡侯之父作《蔡公神道碑铭》.
《蔡公神道碑铭》载:"泰定元年,新天子下诏,大赉内外,俾就所居官皆锡命.蔡侯时为庆元路总管,又赠嘉议大夫,路总管,上轻车都尉,郡侯妣某氏郡夫人.桷谒告归里,侯以郡侯事状来请铭."见《集》卷二十六.
约为此年,为白湛之父作《朝列大夫同佥太常礼仪院事白公神道碑铭》.见《集》卷二十七.
约为此年, 袁桷受张纯仁之托为其舅作《杨府君墓志铭》.
《杨府君墓志铭》载"至治元年,余校文南宫得一士,曰张纯仁,广信人也.调鄞县丞,鄞为余里,会谒告归,纯仁踵门,以其舅氏之状请铭."见《集》卷二十八.
按张纯仁:弋阳人,至治元年进士,授鄞县丞,后迁繁昌县尹.
约为此年,作《赵昌荷花》,见《集》卷七.
《赵昌荷花》载:"京尘乌帽二十年,梦入沧洲寄清兴.赵生画意不画格,浅粉轻砂养真性." 见《集》卷七.
约为此年, 袁桷荐苏天爵入翰林国史院.
《滋溪文稿》赵汸序:"初官朝著,即为四明袁公伯长,浚都马公伯庸,中山王公仪伯所深知.袁公归老,犹手书荐公馆阁."
按:苏天爵于泰定元年为翰林国史院典籍
约为此年,建芳思亭,以娱晚年.
《芳思亭》小引载:"大父尚书公治圃南郊,有堂亭凡十五,方池修廊,屈折便宜,雨甚亦无碍游事,逮今荒废逾四十年,故基陈迹不复可考.近筑一亭,杂植花木,广不逾亩,仿其万一,名之曰芳思.玩其英华,将以紬绎志兴,翰墨有绍,是则先公之志,作诗示瓘瑾,并求亲友同赋."
《至正四明续志》卷二《人物· 袁桷》载:"恬退归里,家旧有南园,去城仅二里,而近乃祖静寄先生所筑,久芜秽不治,于是复构一结亭其中,扁曰芳思,日延亲友娱乐."
泰定二年 乙丑 (1325)六十岁
在鄞县
岁初,袁桷作《昌国州医学记》.见《集》卷十八.
闰一月二十四日,袁桷读噩上人作《骠骑山赋》,《迭秀轩赋》有感,作《题噩上人迭秀轩赋后》.
《题噩上人迭秀轩赋后》载:"余老矣,上人当勉之,投闲谢事,愿相与过从,将复见于雪窦玉几诸山,斯幸矣.泰定二年闰月乙亥,清容居士书."见《集》卷五十.
二月,作《定海县重修记》.见《集》卷十八.
二日,作《昌国州重修学记》.见《集》卷十八.
二十四日,作《书孙孝子事实》.见《集》卷五十 .
三月四日,在从侄袁瑛处看到袁甫遗作,作《跋正肃公手泽》.见《集》卷五十.
五月十六日, 袁桷作《跋外高祖史越王尺牍》.见《集》卷五十.
七月初八,为马铸作《马氏族谱序》,见《集》卷二十二.
七月十九日,得到徽宗赐温益的搨本《黄庭》.
《徽宗赐温益搨本黄庭》载:"余旧得刘无言双钩兰亭,今复得此,感昔人宠遇之非当,因书以为累臣之痛.泰定二年七月丙寅, 袁桷记."见《集》卷四十六.
是月,为同乡吕与之作《老子讲义序》.见《集》卷二十一.
九月十九日,为蔡府尹饯行,临别赠言,作《送蔡府尹归里序》.见《集》卷二十三.
十月,为王应麟《困学纪闻》作序.见《集》卷二十一.
十九日,读噩上人所作慈照师行状有感,作《书噩上人慈照师行述后》.见《集》卷五十.
是月,作《甬山集序》.见《集》卷二十二.
十二月初三,袁桷为父母立碑.见《集》卷四十三《立碑告墓祝文》.
十八日,作《慈溪县兴造记》.见《集》卷十八.
其年上巳日, 袁桷作《书正肃公惩忿窒欲题扁》,款曰:"泰定二年上巳日,族孙具官桷再拜谨书."见《集》卷五十.
其年,作《衢州重修三皇庙碑》,见《集》卷二十五.
其年,忆往昔有感,赋诗.
《忆昔三首》中有云:"即今已六十,誓墓庐松筠.厚德靡有报,泪与寒泉沦."见《集》卷五.
其年,受奉直大夫南台监察御史李嗣宗之请,为阎复作神道碑铭.
《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遥授平章政事赠光禄大夫大司徒上柱国永国公谥文康阎公神道碑铭》载:"桷由泰定元年得告归里,越明年,公之婿奉直大夫南台监察御史李嗣宗以书来海滨,告曰:子职在太史,出处大致,子侍承知为详,隧碑未立,愿登其事于石,以贻永远.桷踧踖莫辞."见《集》卷二十七.
其年, 袁桷受曹汝舟之托为故人曹毅武作墓志铭,见《集》卷二十八《曹士弘墓志铭》.
约为此年,岑士贵作定海令尹,在县学广置书籍, 袁桷作《定海县学藏书记》.
《定海县学藏书记》载:"泰定二年春,某官始来为令,乃曰:县固有学,学必聚书.……余念昔在殿庐,见令尹之兄在庑下,察其仪貌庄肃,知非几近,后果为进士第一.见令尹于国学,仪端语温,审其颉颃,萃于一门.……今刻于石,将杜其渐,后之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