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留田行(李白)

  行至上留田,孤坟何峥嵘。
  积此万古恨,春草不复生。
  悲风四边来,肠断白杨声。
  借问谁家地,埋没蒿里茔。
  古老向余言,言是上留田,蓬科马鬣今已平。
  昔之弟死兄不葬,他人于此举铭旌。
  一鸟死,百鸟鸣。
  一兽走,百兽惊。
  桓山之禽别离苦,欲去回翔不能征。
  田氏仓卒骨肉分,青天白日摧紫荆。
  交柯之木本同形,东枝憔悴西枝荣。
  无心之物尚如此,参商胡乃寻天兵。
  孤竹延陵,让国扬名。
  高风缅邈,颓波激清。
  尺布之遥,塞耳不能听。

注释
  ①峥嵘:高峻的样子。
  ②蓬科:同“蓬颗”,土坟上长满的荒草。
  ③铭旌:古时竖在灵柩前标有死者官衔和姓名的旗幡。
  ④桓山:在今江苏省铜山县东北。《孔子家语》载,孔子在卫,昧旦晨兴,颜回侍侧,闻哭者之声甚哀,子曰:“回!汝知此何所哭乎?”对曰:“回以此哭声非但为死者而已,又有生离别者也。”子曰:“何以知之?”对曰:“回闻桓山之鸟生四子焉,羽翼既成,将分于四海,其母悲鸣而送之,哀声有似于此,为其往而不返也。回窃以音类知之。”后以桓山之泣比喻家人离散的悲痛。
  ⑤紫荆:《续齐谐记》中记载,京兆田真兄弟三人共议分财,生资皆平分,唯堂前一株紫荆树,共议欲破三片,明日就截之,其树即枯死,状如火燃。真往见之大惊,谓诸弟曰:“树本同株,闻将分斫,所以憔悴,是人不如木也。”因悲不自胜,不复解树,树应声荣茂。兄弟相感,更合财宝,遂为孝门。
  ⑥交让:《述异记》中记载,黄金山有楠树,一年东边荣,西边枯;后年西边荣,东边枯,年年如此。
  ⑦参商:参星与商星。《左传·昭公元年》:相传黄帝有两个儿子,大的叫阏伯,小的叫实沉,住在荒山野林里,不能和睦相处,每天动武,互相讨伐。后来黄帝为避免两人争斗,把阏伯迁到商丘,去管心宿,也就是商星;把实沉迁到大夏,主管西方的参星。参宿在西,心宿在东,彼出此没,永不相见。后比喻兄弟不和睦,彼此对立。
  ⑧孤竹:是指商末孤竹国君墨胎氏二子伯夷和叔齐。孤竹君欲以次子叔齐为继承人,及父卒,叔齐让位于伯夷。伯夷以为逆父命,于是放弃君位,流亡国外。而叔齐亦不肯立,也逃到孤竹国外,和他的长兄一起过流亡生活。
  ⑨延陵:季札,春秋时期吴王寿梦的小儿子。吴王寿梦一心想把君主之位传给他,于是吴王的其他几个儿子都主动放弃了继承权。但是季札辞让了。于是他的哥哥诸樊、余祭、余昧弟兄几个商议,以兄终弟及的方式,最终传给季札,可是季札最终还是没有继位。于是,三哥余昧死后,由余昧的儿子继承了王位。季札封于延陵,所以称其为“延陵季子”。
  ⑩高风:美善的风教、政绩。缅邈:久远、遥远。颓波:向下流的水势。比喻衰颓的世风。尺布之谣:《史记·淮南衡山列传》载,淮南王刘长谋反被汉文帝流放,刘长途中绝食而死,民间作歌歌淮南厉王:“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兄弟二人不相容。”[2]

译文
  漫游来到上留田,田中孤坟高大又峥嵘
  墓中人你有多大的冤屈?千万年了坟上依然寸草都不生
  有的只是四边悲风,只有白杨树和风唱着令人断肠的歌
  借问:这是谁家的坟地?荒弃的是何人的墓穴
  村里的老人告诉我:这就是有名的上留田,马颈样的土堆堆已经被岁月抚平
  从前有孤儿两兄弟,弟死而兄不收葬,是同村人为小弟安葬并树起指引他归西的旌旗
  一鸟死后,众鸟都会哀鸣示悲,一兽亡后,群兽也知惊恐怜惜,那老哥真是鸟人!
  死别苦,生离更悲,你听听恒山众鸟离别时的哀鸣就知道了,临行前总是回旋飞翔不停
  田氏三兄弟要分家时,庭中的紫荆树立即枯死,而当他们决定不分家时,树应声繁荣如初
  传说中黄金山有一种树木,朝东的枝条憔悴而西面的枝条荣润,树犹如此啊!
  古有兄弟两人,日夜操戈战不停,后帝把他们分封在不能相见的地域,免得他们相斗
  孤竹君的儿子伯夷与叔齐都知道互相彼此让出国君之位.延陵的季子也是让出帝位给兄弟
  他们的高风亮节足以使人耳目一新
  相反,汉武帝对待淮南王可就不客气了,当时的民谣唱到: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兄弟二人不相容。使人不忍听啊!